1.肛门下坠,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故见脏器下垂,补中益气丸为提升中气之代表方剂。
2.便溏久泄
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一般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类,前者指腹泻呈急性发病,历时短暂;后者一般指腹泻超过两个月者。腹泻属于中医“泄泻”范畴,临床上以清热,利湿,健脾,补虚为基本治法,补中益气丸治疗脾胃疲弱导致的久泄。
3.老年性便秘
补中益气丸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便秘在中医学上属于“脾虚”“阳结”等范畴,病因为肺肾功能不足,气虚推动无力所致,补中益气丸能强健脾胃,使中气充足。
4.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
口服补中益气丸,每日2次,每次8丸,15天为一疗程。结果,34例中治愈20例,有效8例。痊愈的病例经随访半年,均未见复方。
5.久泄久痢
症见不思饮食,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现汗液沉细的患者。
6.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以长期或间断性流脓,鼓膜穿孔以及听力下降为特点,多因急性化脓中耳炎治疗不当或其他原因,迁延为慢性,在中医上属于“脓耳”范畴,治疗宜健脾渗湿,补脱排脓,补肾培元,去腐化湿。
7.低血糖,低血压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好,化生的气血少,血气还没上到大脑,就被瓜分的差不多了,人就容易头晕眼花,补中益气丸吃了以后,可以把能量升到头上面去。
8.自汗
用补中益气丸来治疗自汗,对此中医有很好的解释,表虚自汗。就是说毛孔一直处于开张的状态,开着开着,汗液就流出去了。根本原因在哪里?脾胃气虚,用补中益气丸,思路也是对的。
9.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在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补中益气丸与知柏地黄丸,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尿失禁情况,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10.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甚至消失为主的一类疾病,临床多采用补锌疗法,但是有研究者发现使用补中益气丸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疗效。
扫描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etzey/6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