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接触食物所产生的过敏,也是笼统意义上大家都称之为“过敏”现象的,从本质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医院对其做了明确的阐述。现在对应IFM的定义和大家熟知的各种称呼一一的分析一下。
第一种类型:IFM的定义-食物过敏(FoodAllergies),俗称-急性食物过敏。
这种食物过敏反应,在身体内引起的是IgE抗体。IgE抗体在身体里面产生后,身体对它的清除相对较快,大概72小时能够清除掉。所以这类过敏,来的及,走的快。还有个特点,就是IgE抗体不能够穿透胎盘屏障,所以这类过敏不会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IgE抗体在呼吸道和肠道粘膜上分布很多,所以它所引发的症状,粘膜水肿是很常见的,比如腹痛、腹泻、呕吐、呼吸困难等。
第二种类型:IFM的定义-食物敏感(Sensitivities),俗称-慢性食物过敏
这种食物过敏在体内引起的免疫抗体是IgG抗体。IgG抗体的半衰期特别长,要21-23天,意思就是身体对它的清除非常慢,至少3周的时间,才能减少一半的量。IgG抗体可以穿透胎盘屏障,直接通过母体传递到胎儿体内。也就是说,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摄入太多过敏的食物,那么孩子生下来再次接触这些食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过敏了。
第三种类型:IFM的定义-食物不耐受(Intolerances),实际生活中并没有严格的称呼,往往与急性过敏混淆。
食物不耐受(Intolerances)是非免疫介导的对食物的反应,这种反应跟我们说的免疫反应没有关系。例如乳糖不耐受,母乳和牛乳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糖,分解这些乳糖需要专门的乳糖酶,可是有些人乳糖酶的分泌减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腹痛等症状。
今天重点分析的是食物所引起第二种类型的免疫反应食物敏感(Sensitivities),即我们常说的慢性食物过敏。食物引起的第一种免疫反应食物过敏(FoodAllergies),和第三种类型的食物不耐受(Intolerances),他们来得急走的快,就像一阵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凡此经历都会留下沉痛的记忆,日后一定会小心留意,避免再次发作。而第二种类型的食物敏感(Sensitivities),就像南方的梅雨季节,天空阴沉细雨绵绵,等发现物品长霉了,这里面更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IgG抗体复合物对身体造成的破坏和伤害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它的几个特点累积性、迟发性、代谢慢,这就使得慢性“炎症”一直充斥在体内,所造成的破坏一直在累计,但是又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来找出“真凶”,所以其结果是往往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那么,为什么我们反复强调孩子更应该重视慢性过敏(食物敏感Sensitivities)呢?这是因为:
第一:孩子身体的免疫机能还不完善,对免疫刺激的调节能力相对差,所以免疫反应的症状在孩子身上尤为突出。而孩子的饮食往往是被动的,甚至是被强迫的,很少有家长能够及时注意到孩子“身体的呼唤“,而一味的对孩子进行所谓”高营养的饮食“,结果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甚至会造成孩子的偏食和厌食。
第二:孩子对自身不适症状的观察、总结、表达能力很差,所以他们不能够清晰表达出来自己的不舒服,而会用一些异于常人的行为或者肢体动作来表达。然而这些行为往往不被周围的人所理解和接受,所以会被打上“特殊”的标签,十分影响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健康。比如因为慢性过敏而引起一些鼻粘膜炎症、中耳炎、结膜炎的孩子,往往通过做各种鬼脸来缓解不适症状,但是不被注意和理解的时候,往往会认为这样的孩子特别“奇怪”!
第三:慢性过敏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不一致,这些慢性过敏的免疫复合物,不仅仅是直接刺激孩子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高涨的状态。这些免疫复合物还会刺激肠道,破坏肠道粘膜细胞的通透性,损坏肠道健康,使得肠道的屏障功能减弱,对各种毒素的阻挡功能下降。可想而知,这种恶性循环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毒素被送到身体,加重的刺激免疫系统,增加肝脏解毒功能的负担。此外,这些免疫复合物,还会直接刺激破坏身体的血管、关节、器官、甚至是神经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第四:还有一点是最不愿意看到但是往往却是现实中发生最多的,就是对慢性食物过敏所引起的症状的“错误治疗“!我们看到了太多因为湿疹而反复的给孩子使用激素来控制湿疹症状;因为慢性呼吸道炎症、结膜炎、中耳炎等被使用大量抗生素;甚至因为肠道的梗阻而进行手术治疗……这些本来可以避免的现象因为没有及时正确的认识,却背道而驰,对孩子的伤害却是越来越大!
图文来自:北京新德恒门诊部
图片来自:网络
文字所有权归属北京新德恒门诊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zeydys/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