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病因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多种;10%~20%的感冒是由细菌所引起的。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 1.小儿易得 小儿容易患感冒,首先与他们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小儿的鼻腔狭窄,黏膜柔嫩,黏膜腺分泌不足,较干燥,对外界环境适应和抵抗能力较差,容易发生炎症。早产儿、有先天性缺陷或疾病的小儿,比如心肺功能不全,特别是患有先天免疫性疾病时,护理稍有失误就会发生感冒。 2.小儿喂养方式不当 小儿容易患感冒,与家长喂养方式不当也有关系。由于小儿生长发育快,营养不良或不均衡,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缺铁、缺钙或维生素及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小儿机体的抵抗能力。身体缺乏维生素A,造成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减少、消失,腺体失去正常功能,溶菌酶和分泌的免疫抗体明显减少,屏障功能减退,会导致感染发生。而钙摄入不足可致小儿佝偻病,导致抵抗力低下,易受病毒、细菌感染。低钙可导致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减弱,使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这些都是导致感冒的原因。 3.与周围环境不良有关 有的小儿家庭居室条件较差,阴暗潮湿;有的室内温度过度或太低;有的家庭喜欢终日将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有的家庭成员嗜好吸烟,加上房内生火,烟尘污染严重。环境不良、空气混浊,对呼吸道危害甚大,是诱发感冒的重要原因。有的家长给小儿穿衣过多或过少,结果不是出汗就是受凉,很容易诱发感冒。 4.与缺乏室外锻炼有关。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或重视不够,不少小儿缺乏户外活动。如中国北方及寒冷季节时间较长的地区,小儿大部分时间呆在室内,很少有机会在户外活动;有的家长溺爱小儿,将小儿成天关在空调房间内。这些小儿一旦受点凉,就无法适应,极易发生感冒。
症状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症状1.潜伏期 约数小时至1~2日。 2.临床症状 小儿患流感时其临床症状常因年龄不同而各具特点,年长儿症状与成人相似,多表现为普通感冒型,起病急骤,有高热,畏寒,头痛,背痛,四肢酸痛,疲乏等,不久即出现咽痛,干咳,流鼻涕,眼结膜充血,流泪,以及局部淋巴结肿大,肺部可出现粗啰音,偶诉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道表现。在婴幼儿则临床表现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不易区分,炎症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部,病情较严重,患儿常突发高热,伴全身中毒症状及流清鼻涕,常伴呕吐,腹泻等,偶见皮疹及鼻衄,体温波动于38~41℃,可有高热惊厥。幼小婴儿可有严重的喉,气管,支气管炎伴黏稠痰液,甚至发生呼吸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患者往往出现嗜睡,拒食及呼吸暂停,甚至需用人工呼吸器治疗。 3.血象 周围白细胞总数大都减少,平均约为4×/L,中性粒细胞减少显著,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大单核细胞也可增加,此种特殊血象在发病最初数日即很显著往,往往持续10~15日,并发肺炎时白细胞总数可能大幅度下降,低达1~2×/L,血沉率一般正常,冷凝集试验大多阴性。
检查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检查1、病毒分离: (1)采取急性期咽部含漱液、鼻咽腔洗液或取咽部和扁桃体的分泌物置保存液中送检。 (2)接种:敏感的人胚肾等细胞培养或鸡胚羊膜腔或尿囊。 (3)分离流感病毒,必要时接种于实验动物中分离病毒。 注意事项:最好在起病3~5天之内采取标本。最好立即接种。 2、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原理:流感病毒具有凝集豚鼠红细胞(或鸡及人“O”型红细胞)的能力。 将病儿早期用生理盐水洗的鼻咽腔洗液豚鼠红细胞相混。阳性:出现凝集,但仅表示有病毒存在。 特点:敏感性较差。可应用此法进一步作分型鉴定。
诊断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诊断一、诊断 由于流感的表现与普通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十分相似,无十分明显的特征,因此最初发生的病例不易诊断,需要根据流行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病原学检验综合进行诊断。 二、鉴别诊断 由于流感的表现与普通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十分相似,无十分明显的特征,因此最初发生的病例不易诊断,诊断时应加以鉴别。 1、普通感冒: 多种病毒引起,多为散发,起病较慢,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 2、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 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痊愈。 3、其它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要通过病原学检查来区别。
治疗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需要使用适合孩子的药物,不能随意使用成人药物,且用药剂量需要严格遵医嘱。 1.物理治疗 对4岁以下小儿感冒采用多饮水、多休息和其他一些物理方法,比如物理降温、冲洗鼻子、注意通风等方法,同样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不论是儿童用药还是成人用药,有一个永恒的原则一定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如果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注射。 2.药物治疗 要使用适合儿童的感冒药,比如,氨酚烷胺颗粒可以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其成分金刚烷胺可对抗“亚甲型”流感病毒,抑制病毒繁殖。 3.中药治疗 适当使用中药,目前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有板蓝根,紫草,贯众,茵陈蒿,金银花,黄连,黄芩,连翘等数十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孩子情况进行选择。
保健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保健家庭护理 1、注意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病人。 2、经常保持病室空气新鲜。 3、注意病人保温,切忌出汗受寒,衣被要适中。 4、注意休息。重症有恶寒、高烧者宜卧床,养神安眠。 5、注意消毒: 对病人的用品、痰盂及时用热水、来苏水、碘酒消毒。 病室空气可用食醋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5~l0mL食醋加等量水熏蒸。 6、可大量热服药饮及食疗,帮助控制细菌感染,以降低体温。医院治疗。 饮食注意 1、保证水分的供给 可多喝加适量蜂蜜的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猕猴桃汁、红枣汁、鲜橙汁、西瓜汁等。补充水分同时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又可预防口腔溃疡及便秘等高烧合并症。 2、饮食应易消化 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菜汤、稀粥、蛋汤、蛋羹、牛奶等。 3、供给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以增加抵抗力和促进体力恢复。 4、饮食宜少量多餐。 如退烧食欲较好后,可改为半流质饮。
预防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预防1、一般预防 1)流行时期应广泛向群众宣传防止传染流感的方法尽量少带儿童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医院门诊部病人集中的地方诊病,必要时甚至要停课停去托幼机构,提倡小儿外出戴口罩。 2)平时应注重体格锻炼,多到室外有阳光处活动,增强身体耐寒能力。 3)注重营养均衡,预防佝偻病及营养不良。 4)冬季居室空气要新鲜,每日开窗数次换气。保持室温恒定。 2、疫苗接种 对降低发病率起一定作用,但在控制流行方面还不够理想。 1)减毒活疫苗 采用在鸡胚尿囊液中或组织培养中多次传代减毒的活流感病毒接种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繁殖后产生自动免疫力。保护期为1/2~1年。 用法:用鼻腔喷雾法(每侧0.25ml)或氯溶胶作气雾法进行接种。 特点:疫苗需冷藏或制成干燥剂。 副作用:接种后可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一般较轻,但在无基础免疫力者反应较重。 禁忌症:婴幼儿,老人,孕妇,心、肾、肺神经系统等慢性患者,糖尿病,免疫低下患者禁用。 此疫苗制备较简单大多含单价甲型病毒。 2)灭活疫苗 通过皮下注射使机体产生自动免疫力。保护时间为1/2~1年。 用法:年长儿皮下注射灭活疫苗2次每次0.5~1ml,相隔6~8月,每年秋后加强一次。 特点:价格贵,产生的血清抗体效应较好,也可提高局部抗体。 副作用:较小。 适应症:婴幼儿,老人,孕妇,体弱患心、肺肾脏疾病及糖尿病患者。 多制成甲、乙型和其他病毒一起的联合疫苗,目前有浓缩提纯疫苗、亚单位疫苗佐剂疫苗等,副反应更少。 3、药物预防 定金刚烷胺(amantadine) 适应症:可预防甲型流感,对乙型流感则无效。 原理: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脱衣过程阻止其进入宿主细胞。 用法:剂量1~9岁小儿4mg/(kg·d),分2次口服,最高量不超过每日mg。9岁以上同成人剂量即0.1g每日2次。 副作用:偶可引起兴奋失眠头昏或共济失调。 禁忌症:患癫痫、心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病者以及孕妇、乳母忌用。 注意事项:在接触病毒后立即服用效果最好。
并发症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1、呼吸系统:肺炎、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鼻炎、咽峡炎、喉炎等。其中以肺炎最为严重。 肺炎可由流感病毒所致,或为继发性细菌感染。病程短至1周,长可月余,平均住院约3周。体温波动,肺部体征消失缓慢。 发热:起病急,常于48小时内见高热,持续不退;少数先中等度发热,2~3日后渐升高。 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等,严重时吐咖啡样物,或伴发肠出血,均为重症表现。 呼吸道症状:常伴严重喘息及发绀,甚至热退后仍有气喘,偶见草黄色胸腔积液。早期X线检查,肺门两侧可见点状或絮状不规则阴影,后融合为小片或块状阴影。 其他症状: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可正常,蛋白质正常或稍增。早期可出现惊厥、昏迷、颈强直等,病程中可发生偏瘫。 2、急性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Reye综合症) 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神经系统并发症,常见于2~16岁的儿童。 退热后出现恶心、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 3、其它:中耳炎、脑炎、腮腺炎、化脓性关节炎、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腹膜炎、神经炎、肾炎及小腿脚跟发烫疼痛等。
观音寺镇中心卫生院儿科呵护成长,健康童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zeyyslf/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