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第19次全国“爱耳日”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万。仅沈阳市就有听力障碍患者6.9万人,其中持残疾证的有1.4万人。听力残疾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有效预防听力残疾,从源头上避免听力残疾的发生,对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3月3日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中国医院耳科病房联合沈阳市残疾人联合会于3月2日上午8点30分,南湖院区B座共享大厅开展第19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本次活动以听力残疾预防为重点,大力宣传听力保健知识,增强群众的爱耳、护耳意识,为有效地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促进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医院的社会担当。
参加活动的省、市、区残联相关领导,及医院医务部主任李宁,耳科病房主任马秀岚为13名听障儿童免费发放了助听器
马秀岚主任针对目前听力残疾的现状以及科室目前承担并完成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对听力疾病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听障儿童代表宣读了爱耳护耳倡议书
启智幼儿园听障儿童和皇姑区聋校学生进行了精彩的文艺表演
耳科病房专家为百姓进行了义诊,为部分听障儿童进行了助听器验配和调试,以及免费的耳聋基因检测
◆◆◆◆
听力障碍知多少
十问十答便知晓
◆◆◆◆
1
什么是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是多少?
听力障碍俗称耳聋,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其程度包括以下几种:
●轻度:听力损失26-40dBHL,听谈话声有困难;
●中度:听力损失41-60dBHL,听大声说话有困难;
●重度:听力损失61-80dBHL,对着耳朵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
●极重度:听力损失≥81dBHL,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词。
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2‰,随着年龄增长,永久性听力障碍可持续增加,5岁前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上升到2.7‰,青春期则高达3.5‰,65岁以上老年人约三分之一有听力障碍。
2
哪些是听力障碍高风险人群?
●有家族性耳聋病史者;
●曾有过其他耳病史,如中耳炎、梅尼埃病;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
●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
●患有慢性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3
如何预防孕前或孕中宝宝的听力损失?
遗传因素是导致宝宝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加强孕前检查,尤其是有耳聋或耳聋家族史的夫妇,或曾生育过听力障碍患儿的夫妇,应尽量在孕前进行遗传咨询及相关检测,可减少遗传性听力损失的发生。孕期进行基因检测可了解孕期宝宝是否患有听力障碍或携带耳聋基因。孕早期预防病毒感染,特别是风疹、巨细胞、单纯疱疹等病毒感染,孕期耳毒性药物的使用、孕妇糖尿病或甲低等因素均可损害孕中胎儿的听力。
4
如何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断?
普通病房出生的新生儿,2-3天时接受耳声发射初筛,未通过者于42天进行双耳复筛,仍未通过者在3月龄内转诊至指定的听力诊断中心进行听力诊断。
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出院前进行耳声发射及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有的地域在新生儿出生后3天,采足跟血进行耳聋基因筛查,无论听力筛查是否通过,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者均应到门诊接受遗传咨询。
5
如何预防儿童期听力损失?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反复发作可导致听力损失,进而影响语言发育。正确喂养婴幼儿,防止呛奶,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外耳进水,预防感冒等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加强锻炼,提高体质,减少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听力损失。此外,应积极防止儿童头部外伤、减少娱乐噪声和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
6
怎样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听力损失?
定期进行儿童听力筛查,对早期发现听力损失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儿童听力筛查的年龄为0~6岁,其中6、12、24和36个月龄为重点年龄。如果发现孩子有拍打、抓耳部等动作,或有耳痒、耳流脓等症状,或对声音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等表现,医院检查听力;耳鸣可伴随听力下降出现,若孩子主诉“耳朵嗡嗡响”,家长应予以重视。
7
怎样预防成人听力障碍的发生?
成人听力障碍常见的病因有中耳炎、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噪声、遗传、耳毒性药物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老年性耳聋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人类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上的表现。对于上述情况,最重要的是做好预防,尽量避免或延缓听力障碍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注意耳部卫生,保持耳部清洁和干燥;
●预防感冒,及时治疗急性上呼吸道炎症、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等;
●保持均衡饮食,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尽量远离噪声,减少在噪声下的暴露时间;
●如果家族中有成员诊断为遗传性耳聋,那么该家族内所有成员在婚育前最好进行遗传咨询和致聋基因检测,以避免后代出现耳聋,此外,有些情况下还需要终生禁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必须使用,一定要遵从医嘱。
8
如何防治噪声性聋?
噪声可引起听力下降,无论短暂的强脉冲噪声或长期的噪声暴露均可导致噪声性聋,噪声性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重在预防,提高噪声防护意识很重要。有效地控制环境噪声是预防噪声性聋的根本,但噪声无处不在,很难完全避免。噪声性聋仅发生于接触噪声后,接触噪声的人员必须了解噪声性聋相关知识,接触噪声前应当配备耳塞、耳罩、防声帽、防声通讯等防护用具;使用耳塞或耳罩听音乐要注意控制音量和使用时间;在有噪声的环境工作要尽量减少噪声接触时间;如果是噪声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噪声。噪声性聋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应早发现、早干预,避免听力进一步下降,如果急性接触强噪声后引起听力下降、耳医院就诊。
9
成人如何早期发现听力损失?
成人可以通过在生活中自我检查初步判断自己的听力是否正常:
●听不见/听不清楚频率较高的声音,如门铃声、电话铃声、女性或小孩的说话声、用指甲刮玻璃的声音等;
●在公共场所交谈或聆听有困难,如在餐厅、音乐厅或超市里;
●常觉得其他人说话喃喃、咬字不清;
●常要别人重复说话才能明白;
●家人常抱怨您将电视机或收音机音量调得太大;
●接听电话时常听不清对方说的话;
●常听不见别人在背后喊您;
●在开会或小组讨论时难以跟上别人说的话。
如果上述情况有多条同时且持续出现,就要引起重视,尽快到专业机构进行听力检测,明确听力受损情况,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10
听力障碍确诊后怎么办?
首先要确定听力障碍的程度、性质、病因,对于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听力的患者,需尽快选择合适的助听设备及时进行听力康复,这是实现成功听觉康复的前提。一般情况下,不能恢复的中度以上听力障碍患者应首选助听器进行听力补偿,还可借助相关的辅听设备,实现更好地聆听与交流;助听器无法获得满意的补偿效果时可考虑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听力重建,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正常参与社会的目的。
科室及专家介绍
中国医院耳科病房设有病房、门诊、听力检查室和前庭功能检查室,是辽宁省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沈阳市听力技术指导中心,国家、省、市三级人工耳蜗治疗中心,以耳科疾病和小儿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治为重点,每年诊治相关疾病4万余人次,手术近例,学科整体水平和实力位于国内先进行列。目前有医护人员26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近年来获省级以上科研课题资助10余项,在美、欧、日及国内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科室始终以社会担当为己任,每年都承担完成大量国家和省市下达的聋病救治任务,承担着疑难重症会诊及治疗任务,医院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科室以突出特色、全面提高为目标,以耳科和小儿耳鼻咽喉科工作为重点,以最先进的技术为手段,以一流的诊疗设备为基础,以病人第一、质量第一为准则,悉心治疗每一位患者,受到社会、患者和患者家庭的一致认可和赞誉。
小儿耳鼻咽喉科以小儿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的治疗为重点,优势突出。
耳显微外科力量雄厚,技术扎实,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制定周密、规范化的诊疗方案,应用最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各种中耳炎、中耳胆脂瘤、中耳炎后遗症、中耳胆固醇肉芽肿、耳硬化症、中耳内耳畸形、外耳道狭窄/闭锁、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面瘫、外耳道肿瘤、中耳肿瘤等疑难重症,诊治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耳神经外科不断开展和推广代表学科领先水平的新技术和新疗法,在应用最先进的人工听觉植入技术治疗重度耳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每年都为众多的双耳重度/极重度耳聋病人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使聋哑患者重获听力并张口说话,给无数家庭带来了福音。
侧颅底外科团队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侧颅底肿瘤的诊治效果越来越好,医院诊疗特色。
耳内科在突发性耳聋、耳鸣、眩晕等疾病诊治方面具有规范的诊治流程和科学的诊疗常规,诊治手段和诊治效果与国际接轨。
马秀岚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院耳科病房主任,辽宁省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主任,沈阳市听力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主任,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兼任辽宁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等多项学术任职。主攻方向为人工听觉植入、小儿听障诊治、颞骨胆脂瘤规范化诊疗、耳聋发病机制,先后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0项,在美、欧、日及国内核心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和副主编出版著作3部。擅长耳部常见病和疑难重症的诊治,专长于应用显微和微创技术治疗重度耳聋(人工耳蜗植入)、中耳胆脂瘤、各种中耳炎、中耳炎后遗症、耳硬化症、中耳畸形、外耳道狭窄或闭锁、耳部良恶性肿瘤、面瘫、眩晕以及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等疾病。
王大力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擅长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以及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尤其对中耳炎症(中耳胆脂瘤)、外耳疾病、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听力障碍诊治方面有深入研究。
孙德强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耳鼻喉科工作30年,主要从事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及小耳听力的诊治,对中耳炎及耳聋的内科治疗,及胆脂瘤的外科手术治疗。
宋岩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耳内科疾病及耳源性眩晕诊断治疗,对外周性眩晕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梅尼埃病,偏头痛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等疾病诊治。在耳鸣、突发性耳聋、耳石症手法复位治疗及听力学评估与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供稿:耳科病房/董耀东
编辑:宣传工作部/张屾
医院手机APP
长按识别白殿疯不治 会怎么样白癜风初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zeyyslf/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