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冒到肺炎:
感冒是小儿常见疾病,可是虽然常见家长们也不能轻视。对于感冒这样的常见疾病家长要学会一些日常护理小知识,这样才会心中有数。假如宝宝不慎受凉,出现了感冒症状,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细心观察。若宝宝鼻塞、流清涕、打喷嚏,或伴有低热,吃奶和精神状态稍微差一些,那么,宝宝多半是感冒了。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大多数上感源于病毒感染,少数可能是由于细菌侵犯了宝宝的鼻、鼻窦、咽部或喉部,导致这些部分发炎、肿胀,从而出现以上症状。
宝宝感冒后,需控制体温,多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和清洁。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用一点缓解感冒症状的药物。
小提示:由于小儿抵抗能力差,虽然小感冒并不算什么大疾病但是如果感冒治疗不及时可能转为肺炎,需要家长提高认识。
人体的气管、支气管就像倒着的树枝,主干是气管,上接喉部,下连肺左右两侧支气管,支气管则连接着小支气管,再往下是毛细支气管和肺泡。宝宝的抵抗力弱,当上呼吸道感染没有被限制在局部,而是往下蔓延发展时,就会侵犯到气管和支气管,发生支气管炎;再往下蔓延,就可能侵犯到肺部的更小的小支气管和毛细支气管,一直到肺泡,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
因此,在宝宝感冒的时候,父母要重视,除了对症治疗,更要让宝宝好好休息,多喝水。如果宝宝出现明显的精神差,嘴唇发紫,脸色发青的症状,或出现38C以上的发热,或两个小鼻孔像扇子一样动,呼呼喘气,或者有呛奶、呕吐、烦闹、不思饮食、小便少等症状,就可能是肺炎早期,医院就诊,及时诊断和治疗。有些宝宝的肺炎进展很快,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宝宝,更需要父母提高警惕,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早就医。
肺炎和感冒的区分有以下几点:
第一:孩子的体温,小儿肺炎,小孩发烧的时间一般会烧3到5天,而小儿感冒发烧的体温,一般不会超过38度;
第二:小孩的临床症状,小儿肺炎会出现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口唇发干的表现,而感冒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第三: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是肺炎,孩子精神状态就会比较差,比较萎靡,看着孩子不想活动、想睡觉,而小儿感冒的话,基本上是不受影响的。
灌耳心:
在医学上称作“中耳炎”,是婴儿期常见的一种耳病。宝宝患“灌耳心”时,可以出现高热、哭闹不安、难以入睡、拒食、呕吐、耳内流水或流脓等症状。如果延误治疗,还可能引起耳源性脑膜炎、脑脓肿、败血症,甚至耳聋。
为何婴儿期的宝宝容易患“灌耳心”呢?
人的五官七窍都是相通的。耳朵通过一根扁平的细小管道---咽鼓管和鼻子后部相通。婴儿期宝宝的咽鼓管与成人的相比,短且粗,近似水平位,且管口平时是张开的。所以,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咽部、扁桃体的炎症就容易蔓延至中耳腔,引发“灌耳心”。此外,喂奶时横抱宝宝,喂奶过急,宝宝平卧或侧卧吸吮奶瓶,也可能导致奶汁或呕吐物流人耳内。
因此,平时要注意预防:吃奶后,将宝宝竖起来抱,轻轻拍背,20分钟后再放在床上;喂奶时,让宝宝头部稍高一些;不要让宝宝躺在床上喝奶或喝水,积极增强宝宝的抵抗力,预防感冒,降低“灌耳心”的发病率。如果宝宝还是有灌耳心的症状,医院诊治。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zeyyslf/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