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疾病,如果家长没有足够重视,未积极治疗,可能引起宝宝听力下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发育。
儿童中耳炎分类
儿童中耳炎包括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主要表现就是耳痛,疼痛较为剧烈,多是阵发性。如果孩子较小不能表达,可能会表现为哭闹,捂着耳朵,或者不停地用手揉搓耳朵;有些孩子耳朵内可能流出血水或脓水,有些孩子可能伴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中耳腔内出现液体,像水一样稀薄,颜色通常有点淡黄。没有发热、耳痛、耳流脓症状。如果患病时间长,液体也可能会变得非常黏稠,像胶水一样。
分泌性中耳炎通常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外部症状,不易及时发现。
患了急性中耳炎后,如果迁延不愈,也可能转变成分泌性中耳炎。
儿童中耳炎防治
宝宝患了中耳炎后,除了应注意休息、多饮水、营养饮食以及保持大小便通畅外,还应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积极的抗感染处理,同时应加强中耳局部的消炎处理,另外应特别注意去除致病因素,以保持咽鼓管的通畅。此外,宝妈在日常护理时,也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耳朵清洁方式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的外耳壳有黏稠状液体流出,可用细轴棉花棒轻轻旋转擦拭,但是不建议深入耳道内,进行掏耳垢的动作。
2.注意喂奶姿势
平时喂奶时,避免让宝宝躺卧喝奶。给宝宝喂奶时避免过急或奶嘴上的孔较大,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引起呛咳,使乳汁通过咽鼓管上行引起中耳感染;
3.防治耳朵进水
给宝宝洗澡、洗头时,尽量避免污水流入耳朵;
4.注意预防感冒
急性中耳炎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因此预防感冒可能减少急性中耳炎的发生。宝宝感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异常,尤其是对得过中耳炎的儿童更要引起重视。
5.对患童应保持耐心
几乎大部分的中耳积液患童的听力都会减弱,因此可能会发生幼童不自觉地大声说话或是听不太清楚外界的声音,进而也可能影响学习能力。因此建议家有幼儿罹患中耳炎者,家长应以保持耐心,千万不可对孩子不耐烦。
-作者-
廊坊妇幼健康编辑整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zeyyszy/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