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日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也是第6次“国际爱耳日”。而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让我们一起爱护耳朵,关爱耳朵的健康。
年是恩夕社工与听障残疾人“再续前缘”的一年。金水区民政局出资购买的特困残疾人服务项目继续由恩夕社工承接运营,听障残疾人也将会是我们继续服务的群体。今年我们服务的重点是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所谓精准康复,通俗来讲,就是采取多种措施,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康复服务。针对听力障碍者,可以通过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来促进听觉功能的发展,当然在康复的同时,我们更期待如何避免听力障碍的发生。
大部分耳聋及早发现、正确治疗是可以逆转的!
什么是听力障碍?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某个或多个频率出现听力下降(听阈大于26db),都叫听力障碍(临床统称耳聋),临床上根据不同程度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极重度(全聋);轻度耳聋一般不影响正常交流,双侧中度或以上的耳聋就有明显影响。
如何发现听力下降?
因为听力下降的频率不同时,病人的自觉症状不一样,人的语言频率集中于-Hz,若是语言频率出现减退,会比较容易发现,反之,不一定明显自觉听力下降;只要其中一侧耳部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的医院检查听力:
●听力下降;耳鸣;
●阻塞感,重音、觉得声音从头部发出;
●噪音环境中出现辨音能力差或者烦躁;
●听到声音,但分辨内容或理解能力变差。
上述是针对成年人或者较年长有较好表达能力的儿童来说的,婴幼儿听力障碍会有以下几方面发表现:
●对音乐、铃声反应慢,看电视时要求声音较大,对家长的呼唤反应慢,或者需要家长提高声调,反复叫喊才有反应;
●一侧耳对听力反应差:例如:在儿童左后方呼叫,儿童转头向右侧,再转到后方寻找生源,那就可能左耳听力较差;
●发音不准确,或语言发育较其他同龄儿明显慢;
●较大儿童可能表达:耳鸣、耳部阻塞感。
听力下降有哪些危害
语言发育前(语前聋):
●轻度:导致发音不准,语言学习能力差。
●重度:因聋致哑,影响生活、学习能力,加重家庭负担。
语言发育后(语后聋):
●轻度或非语言频率的听力损失,对生活影响不大。
●中度以上的,尤其是双侧同时出现听力损失的,对工作、学习、生活均有影响,因为听不清,所以也会逐渐出现发音不清晰,甚至语言能力减退;
●部分合并耳鸣的患者,会影响睡眠,心情烦躁,焦虑。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所有疾病都是预防胜于治疗的!要预防,首先要了解导致听力下降的病因:从最简单的耳屎堵塞,到比较复杂的中内耳病变,甚至中枢病变,都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越迟治疗,将不能恢复或者不能完全恢复。
常见病因有很多,大致分为先天性、后天性:
●先天性主要避免近亲结婚、孕期避免病毒感染,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现在基本很少使用)。
●后天性原因更多:噪声、感染、耳毒性药物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外伤、缺血、自身免疫病、肿瘤等等。
可能导致耳聋的疾病
01
新生儿核黄疸:
这里说的黄疸是指病理性黄疸,临床研究提示间接胆红素有广泛的神经毒性,可导致中枢性神经性聋。
所以新生儿黄疸较重,持续时间长的,一定要及早治疗,还要检测听神经反应情况。
02
中耳炎:
中耳炎分为化脓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前者有明显的疼痛、流脓,一般人都会及时治疗。
但是分泌性中耳炎,尤其是儿童的分泌性中耳炎,一般不表现为疼痛,听力下降也不显著,故容易忽略。但长时间鼓室积液会导致听力逐渐下降,毒素影响内耳后再治疗,听力将不能完全恢复。
03
突发性耳聋:
目前病因不明,考虑与血管痉挛、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疲劳、精神压力大、天气突然变化等情况下发病率升高。表现为突然出现某个频率或者全部频率听力下降,部分人只表现为耳部阻塞感、耳鸣、头晕,也有患者出现完全听力丧失。一般起病3天内治疗效果最好。
但是很多患者认为还能听得到,也没有疼痛,早期不重视,就延误了治疗的时机。
04
听神经瘤:
凡是有听力下降或耳鸣,尤其是治疗效果不好的,一定要排除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是良性肿瘤,进展较慢,较细时可以观察或者行微创治疗(伽马刀)。但较大时才发现就可能影响周围神经,手术风险增加,术后后遗症增多。
,不忘初心,恩夕社工愿陪你一起听见未来!
PS
十大伤耳习惯,你占了几条?
1、坐地铁公交时听耳机。
2、长时间“煲电话粥”。
3、用硬物掏耳朵。
4、经常泡吧、去KTV。
5、身体过度疲劳,压力过大。
6、乘坐飞机时不注意做吞咽运动。
7、滥用抗生素。
8、用力擤鼻涕、吸鼻涕。
9、对感冒、鼻炎、咽炎不予理会。
10、长期有负面情绪。
希望能通过本文
提高大家对听力障碍的认识
关键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减少听力障碍对患者及患者家庭的影响
恩夕社工专业创造美好生活北京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白殿风好治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zeyyszy/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