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抵抗力再好,感个小冒生个小病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爸爸妈妈给宝宝喂药的时候要用对方法,这样才能使宝宝生病好的快。
下面我们来看看,喂药最使不得的4种方法。
01
捏着鼻子灌药
提到给宝宝喂药,几乎所有爸爸妈妈都摇头——真的很头疼。
宝妈在哄宝宝吃药屡次遭拒后,经常会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可能会在喂药时撬嘴、捏鼻子等强行灌药。
在这里要特别叮嘱各位,千万别这样做。
因为捏鼻子喂,很容易引起呛咳,严重的会出现肺部感染,甚至导致窒息。
同时爸妈们心急的时候常常动作粗暴,可能会损伤宝宝脆弱的鼻粘膜,甚至让鼻涕等分泌物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而且,这样做会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感,让宝宝越来越讨厌吃药,以后再喂药,更是难上加难。
02
用勺子压住舌头
用勺子压住宝宝舌头,也是爸爸妈妈们经常用的方法。这个方法确实可以让宝宝吞咽下。
但这方法不可取。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宝宝呛咳,如果药液进入气管,可能会导致吸入性肺炎。
另外,压舌头的动作很容易引发孩子呕吐反应,如果此时处理的姿势不正确,呕吐物很容易被误吸入气管,这样将立刻引发窒息。
在用勺子压舌的过程中,还容易损伤宝宝的空腔粘膜。因为在压舌中,宝宝肯定是会反抗的,这样爸爸妈妈肯定也会加重力度。
03
将药加在果汁牛奶
孩子的味蕾比成人敏感,孩子会更抗拒有苦味的药物。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喝药,将药碾碎或者打开胶囊将粉末与果汁混合一起喂给孩子,这种做法也不可取。
因为有些果汁有还原性,果汁物质与药物成分结合会生产另一种物质,可能会对药物效果产生影响,降低药物的药理作用。
牛奶会降低部分抗生素活性,影响止泻药的药效。
糖可能会抑制某些药物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糖能与某些中药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起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母乳混合药物也会影响药效,最担心的是,如果孩子吃了混合药物的母乳后抗拒母乳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不要随意将药物与其他果汁、牛奶或者饮料混合喂给孩子。
04
混着喝,只苦一次
有些爸妈贪方便,把消炎药、抗病毒药、止咳水搅成一杯,给孩子喝下去,想着这样既解决了多次喂药难,又让宝宝不那么的抗拒,简直一举两得。
好是好,但这方法不提倡。
因为如此一来,不仅药性药效会受影响,还可能产生其他化学反应。
药应该是吃完一种接着再吃另一种,不能混在一起,也不必在两种药之间隔上几分钟之久。
水剂药应该放在最后吃,如果是止咳糖浆,喝后20分钟后再喝水,以免降低疗效。
05
宝宝吐药后需要补喂吗?
如果宝宝吃完药很快就吐了,是需要补喂的,因为短时间内药物是无法吸收的,这样药效就无法得到发挥。
如果宝宝服药已经超过一小时,此时即使呕吐,也不需要补喂,因为药物大部分已经被吸收了。
因此,妈妈可以以“一小时”为标准,一小时内吐药,要原量补喂,一小时以后吐,则不需要补喂
06
正确的喂药方法,看这里!
哄骗的方法,关键时刻很实用哦。
真正的戏精妈妈,在给孩子喂药这件事上从来都是戏多,技巧满满。不信,你看:
好喝吗?这是新配方哦。
嗯,好喝!
那就给喝完吧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点击儿童白癜风症状治癜风一般多久能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zeyyszy/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