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多属于实证,细分则又有风热、风寒和肝胆湿热的不同。
:感冒之后,发生耳胀、耳闷、疼痛,或有耳鸣,听力减退,伴有发热,口干,怕风,鼻塞等。治疗需要疏风清热,可用金银花30g,连翘15g,桔梗6g,薄荷6g,淡竹叶15g,荆芥6g,牛蒡子15g,芦根10g,川芎15g,柴胡15g,香附10g。水煎服,一日一剂。中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片、小柴胡颗粒等。
:感冒之后,耳内闷胀,听力下降,全身怕冷明显,发热轻微,鼻塞而流清涕。治疗需要宣肺散寒,可用麻黄10g,杏仁10g,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细辛3g,荆芥6g,防风10g,甘草3g。水煎服,一日一剂。中成药可选用小青龙冲剂、正柴胡饮等。
:耳胀、耳痛,或流黄脓,伴有头胀头痛,心烦,口苦,急躁易怒,便秘,尿黄。治疗需要清化肝胆湿热,可用龙胆草6g,黄芩15g,栀子仁15g,当归10g,生地15g,车前子30g,泽泻15g,柴胡12g,生甘草10g,木通6g,桔梗6g,鱼腥草30g,夏枯草30g。水煎服,一日一剂。中成药可选用龙胆泻肝丸、黄连上清片等。
慢性中耳炎多属于虚实夹杂,细分则又有痰湿浊毒和气血瘀阻的不同。
:耳内胀闷闭塞,听力下降,摇头时耳内有水声,伴有头重头晕,倦怠乏力,口中无味,腹胀满。治疗需要健脾化湿,泄浊通窍,可用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柴胡10g,当归10g,陈皮12g,辛夷12g,茯苓15g,泽泻15g,苍术15g,厚朴5g,藿香15g,石菖蒲10g,车前子15g,葛根20g,木通10g。水煎服,一日一剂。中成药可选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丸等。
:耳内闭塞,听力减退,耳鸣渐起,日久不愈,鼓膜内陷,或有增厚,粘连萎缩。治疗需要活血通络,可用黄芪30g,当归12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全蝎12g,地龙12g,黄精15g,葛根15g,丝瓜络15g,路路通15g。水煎服,一日一剂。中成药可选用通塞脉片、养血清脑颗粒等;若兼有头晕,腰膝酸软者,则提示肾虚,可加用六味地黄丸或耳聋左慈丸。
有些单验方对中耳炎有效,可以选用:
金银花藤3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4天。
活蚯蚓5条,剖开洗净,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钟后用洁净纱布滤出清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
应注意多吃一些凉性的蔬菜水果,如番茄、芹菜、丝瓜、茄子、黄瓜、冬瓜、梨、西瓜等,忌食葱、姜、羊肉、辣椒等辛辣刺激食品。其间慎用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等。
梁金尧,副主任医师,科副主任,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为国际电化疗学会会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淮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外科工作,医院等单位四次进修外科,擅长用手术、化疗、电化疗、中医药等方法综合治疗食道、胃肠、乳腺、甲状腺、肝脏等肿瘤。
对各种疑难杂症亦有丰富经验。编著《医学家吴瑭现代研究》一书约万字,发表“中药治疗晚期癌性疼痛”、“消石散治疗肝胆结石”等论文10余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etzey/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