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儿童中为4%左右,1~2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冬春季节是高发期,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急性中耳炎的发生率约10%。
定义儿童急性中耳炎是指细菌和(或)病毒等病原体经咽鼓管直接进入鼓室引起中耳腔黏膜感染,通常继发于普通感冒,在48h内发病,病程不超过12周。
分型急性中耳炎分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两种类型。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症状,即耳痛呈持续性;婴幼儿的耳痛特点可表现为易烦躁,有时表现为捂耳朵和拽耳朵,甚至影响睡眠,仅早期伴上呼吸道感染者可有发热。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除主诉为局部持续性较重耳痛症状及婴幼儿耳痛特点之外,还可伴有高热、哭闹、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其症状直到耳流脓后缓解。部分患儿早期听力下降。
1.病因治疗
儿童急性中耳炎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病因治疗结合局部治疗及手术治疗。病因治疗主要是抗菌药物的应用。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6个月至2岁年幼儿童对于急性中耳炎伴耳漏或伴高热≥39℃者,或双侧急性中耳炎不伴耳漏者,应及时予以抗菌药物治疗;
对于单侧急性中耳炎不伴耳漏者或密切随访48~72h症状无改善者,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2岁儿童对于急性中耳炎伴耳漏或伴高热≥39℃者,应及时予以抗菌药物治疗;
对于双侧和(或)单侧急性中耳炎不伴耳漏者或随访48~72h症状无改善者,应给予以抗菌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的选择儿童急性中耳炎常见的3种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未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杆菌。
推荐选用口服阿莫西林,其常用剂量40~45mg/(kg·d)增加到80~90mg/(kg·d)能有效对抗青霉素中度敏感菌株,疗程7~10d。
或选择口服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等。阿奇霉素每次剂量10mg/kg,每日1次,疗程为3~5d,疗程总剂量不超过mg;阿奇霉素的优势是中耳-乳突感染部位组织浓度高、特别是对未分型流感嗜血杆菌等胞内菌作用显著,疗程短、作用时间较长、依从性好,也适用于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
以上药物治疗无效,可选用第2或第3代头孢菌素,如肌注头孢曲松和口服头孢地尼等。
2.局部治疗
1%酚甘油滴耳剂:主要针对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早期耳痛症状。
3%双氧水:清洗加局部采用非耳毒性抗菌药物滴耳剂主要针对化脓性中耳炎的耳流脓。
用法用量:适量滴耳,清洁伤口
特别提醒:本品遇光、热易分解变质,在阴凉处保存。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外耳道炎、中耳炎。
用法用量:滴耳,成人一次6~10滴,一日2~3次。滴耳后进行约10分钟耳浴(即取侧卧位,患儿外耳道口向上,将滴耳液滴入外耳道,保持侧卧位静置10分钟)。根据症状适当增减滴耳次数。
不良反应:偶见中耳痛及瘙痒。
禁忌:妊娠妇女慎用。
特别提示:使用本品时若药温过低,可能引起眩晕。因此,使用温度应该接近体温。
鼻腔局部用药:减充血剂(使用不超过7d)以及抗组胺药或鼻用激素,可缓解咽鼓管咽口炎性粘膜的肿胀,降低中耳腔负压,减少渗出,缓解疼痛。
儿童患有急性中耳炎若不进行规范化处理,可导致患儿听力下降,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包括耳后和耳下脓肿,以及脑膜炎、硬膜外脓肿、硬膜下脓肿、脑脓肿等颅内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我们要格外注意儿童急性中耳炎。如果得了急性中耳炎,应该积极、彻底地治疗,只要及时治疗一般都能痊愈并且不留后遗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etzey/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