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东东妈生大宝那会就听到关于母乳这样的传闻:乳母生气的时候分泌的母乳会含有毒素,所有妈妈们生气的时候可千万别喂奶,等心情平复后一两个小时候再喂会比较安全。
那个时候东东妈也是图样图森破,竟然信以为真,加之那会刚生完孩子情绪多少有点抑郁,有时候和孩子她爸闹个矛盾,气得不行还要憋着不让自己哭,哭了还内疚不能给娃喂奶。
后来东东妈发现这根本就是个谎言,没想到的是几年过去了,关于母乳的这个传闻还在继续。
今天,我们一起来深扒一下几种关于母乳的传闻,到底靠不靠谱?
1妈妈生气,母乳有毒?
月子里抑郁,一不小心会被气哭。婆婆看到我皱着眉,就说,哭啥哭,妈妈生气奶水就会有毒,对宝宝身体不好……
呵呵呵呵......
各位试想一下,要是妈妈一生气母乳就会有毒,那首先中毒的不应该是妈妈自己么?
再说了,当妈也不是当神仙,怎么可能会没有情绪?如果一个妈妈24小时都是堆笑在脸上,你怕不怕?
实际上,母乳的成分只会为了适应宝宝成长的需要而发生变化。妈妈心情不好导致吃睡都不好,对母乳的产量会有影响,但不会影响到母乳的成分的,所以根本不存在对宝宝有危害一说。
这种说法让原本产后心情多少会有点抑郁的妈妈们负面情绪更加无以释放。家庭成员应该更加照顾妈妈的情绪,而不是有意无意的徒增妈妈们的精神压力。
2“热奶”不能喂?
趁着小不点睡着了出去小跑了一圈,回来后发现宝宝饿了,准备喂奶,我妈却说运动后的奶水温度太高,孩子喝了身体不好,要我先挤掉。
呵呵呵呵......
传言中关于热奶的解释真是五花八门。
有些人说热奶是生气后的奶,也有人说热奶是妈妈沐浴、活动、出汗后产生的奶,还有人说热奶是啪啪啪后产生的奶……呃,还让不让宝宝好好吃奶~
正解是:人是恒温动物,妈妈奶水的温度不会因为沐浴、运动、啪啪啪就升高,不存在奶水温度太高的问题。
有的妈妈说,那我确实运动后宝宝就不爱喝奶了啊。
研究证明,有氧运动不会使母乳中的乳酸增加,但无氧运动确实会在短时间内影响母乳的味道,有的宝宝可能会不太接受「新口味」的母乳,但这个奶不会影响宝宝健康,如果宝宝真的很挑剔,建议妈妈休息一阵后再给宝宝喂奶。
3“无脂奶”没营养不能喂?
自从生娃后家里每顿饭各种汤水不停,但是我真的没胃口,一口都喝不下,老人说不喝汤奶水就没营养,孩子喝了抵抗力低。
呵呵呵呵......
喝这么多营养油水喝进去,妈妈只有一个结果——变胖,过多的油水摄入,可能还会引起乳腺炎。
东东妈坐月子的时候就是一时糊涂,在我妈的怂恿之下,胡吃海喝几乎一个月,胖倒是没胖,但是我胃痛了一个月,呜呜......
平时妈妈只要饮食均衡,多喝水就行,不必过多地补充油水,摄入过多脂肪只是会让妈妈的自身负担增加,真的不会让母乳变得更有营养。
4“皂奶”不能喝?
我妈把家里的沐浴液都藏起来了,说不让我洗澡用,说用沐浴露洗奶头奶头会有化学成分,宝宝吃了会生病……
呵呵呵呵......
讲究自然洁净是好,大热天的,一身汗和土,不用肥皂沐浴露真的洗的干净?再说,没洗干净的乳头,宝宝吃了更不会生病?
虽然我们不建议妈妈过度清洁乳头,但沐浴露和肥皂是真的可以用的,只要洗干净就行。
话说回来,不清洁不行,过度清洁也不好,有的妈妈每次喂奶都洗干净乳头,这也是不建议的。
母乳喂养本身就是有菌喂养,宝宝需要在吸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肠道菌群,同时通过肠道菌群促使免疫系统建立和成熟。
所以哺乳期的妈妈可以正常沐浴,但不需要在每次哺乳前刻意清洁乳头。
推荐阅读:哺乳前要清洗乳头?知道真相后后悔看到的太晚了!
5“药奶”有毒?
每次乳腺炎犯了都会高烧,因为要喂奶,医院也不让我吃药,怕影响宝宝,真的好痛苦……
妈妈也是人,生病也就要治,别硬抗啊~
哺乳期间妈妈到底能不能吃药,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请遵医嘱!
的确,妈妈如果服药,会有部分的药物代谢进入乳汁,进而影响到宝宝的健康,但是这类的药物常常是一些特殊的药物,比如神经病药物,如5-羟色胺再提取抑制药等。
但是,很少有资料证实,可以在哺乳期服用的安全药物,会对宝宝有什么严重的影响。
母乳期妈妈如果还是担心的话,可以在看病时提醒医生自己正在哺乳,医生开出哺乳期间可安全使用的药物。
6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美国儿科学会呼吁大家以母乳喂养作为首选育婴方式。
母乳喂养最实际的好处在于方便和经济,同时还有很多医学方面的好处。母乳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天然的抗体,帮助TA抵御某些疾病(包括中耳炎,呼吸系统疾病和肠道疾病)。
进行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在情感上会有很多收获。孩子通过妈妈的乳房得到很好的喂养,妈妈和孩子都能感受到热烈的亲情。
因为一些荒诞的理由而放弃母乳喂养实在很可惜。
最后东东妈妈想说的是,坚持母乳的妈妈都不易,其实母乳喂养,并没有那么多的禁忌。
妈妈们在照顾宝宝的同时,要尽量休息好,保持心情愉悦,生病了该吃药就吃药该看病就看病,不能说为了喂娃,忽略了自己。
只有妈妈自己状态好,才能把宝宝照顾得更好,不是么?
妈妈是超人,妈妈也是人啊!
本文来源:丁香妈妈(id:DingXiangMaMi),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及《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经东东妈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etzey/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