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冲洗的目的:将炎性分泌物、坏死组织冲出,减少炎症;预防鼻甲粘连。
一、鼻咽冲洗的必要性
鼻咽冲洗术是利用鼻咽冲洗器将冲洗夜注入鼻腔内进行反复冲洗,同时洗岀液从另一鼻腔或者口腔流出,能够将鼻腔内及鼻咽深部的分泌物、坏死组织全部冲洗干净,起到清洁鼻腔和增强放疗敏感性的作用。
1、在局部出现慢性炎症,而且肿瘤的浸润、扩展可致瘤体表面黏膜发生充血、水肿、溃破等而产生分泌物,可致出现鼻塞症状并产生恶臭气味。这不仅让自身常难以忍受,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交往使其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加重了思想顾虑。
2、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大量的肿瘤细胞与正常的黏膜上皮细胞产生坏死脱落细胞堆积。另外,放射线的作用导致鼻咽局部出现急性黏膜反应,充血水肿症状加重,甚至出现局部坏死现象。同时,放射线作用于鼻腔鼻窦黏膜,损伤黏液纤毛传输功能,使其引流不畅、渗出物潴留并继发感染。
3、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鼻咽黏膜上皮细胞会产生坏死、脱落,进而产生创面,严重影响了肿瘤放疗的敏感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疗效,鼻咽冲洗能预防或控制炎症的发生,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4、放疗过程中,鼻咽黏膜的分泌功能受抑制,放射治疗的后期常有鼻腔干燥的感觉。这严重影响了休息与睡眠。鼻咽冲洗能改善局部湿润度,保持局部清洁通畅,明显改善鼻部症状,感觉舒适,并有效保护粘膜的正常功能。
5、放疗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鼻窦炎、鼻腔黏膜粘连、鼻甲粘连等后遗症。有研究表明,冲洗与未冲洗比较,其鼻窦炎、鼻腔粘连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的鼻咽冲洗对这些后遗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二、鼻咽冲洗的方法
目前临床使用的冲洗器具很多,每种产品都有自己的功能特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简易鼻咽冲洗器的使用方法:患者站立于洗手盆前或取坐位。水盆置于患者正前方相当于胸部位置。患者上身稍向前倾、低头,手持瓶身将冲洗橄榄头塞入鼻孔。患者张口并调整好呼吸,用手挤压瓶身,使冲洗液经鼻腔冲入鼻咽部,再从口腔流出,不要咽下。同样方法冲洗对侧。冲洗完毕后,轻擤鼻以清除鼻腔内残留物及冲洗余液。
三、鼻咽冲洗的注意事项
1、鼻咽冲洗器专人专用,使用前后用冷开水将其冲洗干净,使用后置于通风干燥处并妥善保管;冲洗液要现配现用(冲洗液配制:温开水+抑菌冲洗盐。),以避免冲洗液或冲洗器受霉菌等污染,导致或加重局部感染。
2、避免使用过冷或过热的水配制清洗剂,微温为宜。
3、若有中耳炎或其他耳病时,则不要冲洗鼻咽,待耳病治愈后再洗;若有鼻咽部或鼻咽腔有活动性出血、血小板低等出血倾向,应禁止冲洗鼻咽。
4、一般情况下,鼻咽冲洗从没有鼻塞症状或鼻塞症状较轻的一侧鼻孔开始,冲洗压力要适中,冲洗过程不要说话并调整好呼吸,防止液体进入呼吸道,引起呛咳。
5、若分泌物多,流出液较污浊或口腔异味较重者,可酌情增加冲洗次数。
6、经常检查患者的冲洗方法是否正确,能否达到满意的效果;每次冲洗时,要观察有无头晕、呛咳等不良反应;流出液的颜色与内容物是否有异常。若伴有鲜红色血液流出,则应立即停止冲洗,以防出血量增多,并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待出血停止后,再按医嘱进行冲洗。
7、由于冲洗后的大部分液体经鼻咽从口腔流出,含有大量的坏死组织、脱落物及脓性分泌物等。这些物质滞留在口腔会引发患者的不舒适感、口腔异味并诱发或加重口腔黏膜的损伤甚至合并感染。因此,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要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勤漱口,特别是每次冲洗后要彻底清洁口腔。
8、放射治疗结束后,鼻咽部的生理性自洁功能难以完全恢复,故仍需继续进行鼻咽冲洗,但冲洗次数可酌情减少,至少坚持2年,这对放射治疗引起的鼻甲粘连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建议:放疗后3个月到半年坚持每天冲洗1~2次,半年后可酌情一周1~2次或2~3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etzey/8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