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有风险,手术需谨慎!这句话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不就是耳朵流脓嘛,
很多人流了一辈子脓都没事,
何必做手术冒险呢?
1、我们先来谈谈手术的必要性:药物治疗仅能起到暂时缓解中耳炎局部感染性炎症的作用,所谓治标不治本。实际上,只有通过耳显微外科的手术治疗才有希望彻底解决耳朵流脓和听力下降的问题。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一个缓慢进展、逐渐加重的病理过程。在疾病的初期可能仅仅是鼓膜穿孔伴中耳粘膜的炎症,此时有效的外耳道冲洗、抗生素药物全身局部治疗可以将病变局限于中耳鼓室,仅表现为鼓膜穿孔和较轻的听力下降。在这个阶段如果能积极控制感染,尽早行手术治疗,可以使手术创伤小、时间短,风险低。患者手术后通常能获得较好的听力并降低再发流脓的几率。
2、如果不手术会怎样?随着中耳炎反复发作、脓性分泌物不断刺激,炎症向深部和后部扩散,逐步加重,会慢慢的出现: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耳朵长期处于流脓或潮湿状态。此时鼓膜穿孔会扩大,听小骨可能会被炎症、肉芽、胆脂瘤破坏或硬化固定,此时听力明显下降。一旦合并中耳胆脂瘤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侵及内耳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和眩晕,侵及面神经出现面瘫,挤压骨质引起顽固性头痛,炎症入颅引起脑膜炎脑脓肿脑疝等,严重时危及生命。在这个阶段进行手术治疗,不仅范围扩大,手术难度和风险也会增加。
3、中耳炎手术的目的?中耳炎手术的目的有三方面:首先,彻底清除病灶,获得一个较为干燥的耳朵,而非长期、间断、反复流脓的耳朵;其次,防止因中耳炎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比如面瘫、脑膜炎、脑脓肿等;第三,通过手术修复或重新建立“鼓膜-听小骨-内耳”的传音结构,提高患者的听力。
4、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哪些?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鼓膜修补术、探查并重建听骨的鼓室成形术;对于中耳炎肉芽或胆脂瘤侵犯范围较大,则需要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来清除病变。如果患者的听小骨被破坏,则需要采用人工听骨来重建听骨链。
总之,反复发作、间断流脓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建议尽早手术治疗,医生会在术前将病变的情况和术后可能的效果与患者进行讲解和沟通,医患双方共同商量来制定最合适的手术方案。医院耳鼻咽喉科将竭诚为您服务!
文:王卓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jxzey/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