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样问。
“难道是中耳炎”,我心里默默地说道。
关于中耳炎,我一直在考虑专门写个文章,资料一直在整理中。今天,趁着这个机会,育儿琦说就来说说有关“孩子中耳炎”这个问题吧。
我在论坛看有一些楼主说:孩子明明得了中耳炎,医生却只让喝点退烧药,慢慢等着好,讲真我很怀疑这个医生看病的能力......
其实,想要了解治疗方案是不是靠谱,就要先了解一下生病的原理。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中耳炎。在人类的耳朵里,有一个叫做“耳管”的管子,它是和鼻子连在一起的,所以耳鼻喉都是想相通的,(这个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体现,当你太用力擤鼻涕时,耳朵会疼)当鼻子里面的鼻涕太多没有地方去时,就很容易顺着耳管“溜出来”,一直漫一直漫,直到耳管的尽头—那个死胡同,鼻涕就被鼓膜给拦下来了。
而鼓膜是我们重要的一个听力器官,就是因为有鼓膜的震动,我们才可以听到声音。只是薄薄一层膜的它能把耳道完全封死,而鼻涕从耳管逃到这里出不去,就只好“占山为王”停留在这个叫做中耳的地方,直到鼻涕量变少时,他才会“打道回府”顺着耳管退回去。如果鼻涕能顺利的退回去,那也就没啥问题。
有问题的是,当这些鼻涕退不回去,在感冒、鼻窦炎、过敏的情况下,耳管就容易发炎红肿,以至于耳道越变越窄直到被封死,鼻涕就“进退无门”的留在中耳这个区域了。
而鼻涕可是个“惹事精”,里面藏有大量的病菌,当这些病菌来到温暖潮湿的“温柔乡”时,那就嗨皮地使劲造腾繁殖了。当然,人类的免疫系统也不是善茬,中耳区会分泌出富含白细胞的粘液去和病菌厮杀,你会发现里面有越来越多的脓液,那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如果双方都还不退却,就会对鼓膜造成很大的压力,这时候人就会感觉到耳朵痛了。
左面正常,右面已经发炎充血,里面有积液
当脓液造成的压力鼓膜受不了时,鼓膜就会被挤破,脓液就会从耳朵里流出来。
为啥小宝宝特别容易得中耳炎呢?这是因为小宝宝和成人的内耳形状不太一样。
左面小宝宝,右面成人
从对比图你会发现,小宝宝的耳管对于成人来讲比较短,呈水平状态,所以当他们稍微有一点鼻涕就特别容易漫过来以及停留下来。
而成人的耳管不仅比较长,它还呈斜坡状态,鼻涕不容易越过去,即使越过去了,也是很容易就退下来的,所以成人不太容易得中耳炎。
因此,中耳炎是3岁以下小宝宝第二易得的疾病,第一是感冒哈~而在美国,更有这样的数据:
1岁以下的小宝宝有一半都得过中耳炎;
3岁以下的宝宝有6分之5都得过中耳炎。
3岁以后,随着宝宝们的耳管结构趋向成人化发展,就不易再得中耳炎了。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得了中耳炎?中耳炎有三个明显特点:
1.耳朵疼痛。大一点的孩子会说能,能告诉家长耳朵疼痛。小一点的宝宝不会说,但他会通过异常的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适,甚至有的会揪自己的耳朵(注意:如果在宝宝一切状况良好下揪、扣、挖自己的耳朵,麻麻们请放心,这不是中耳炎哈,不用过分担心,可以看看是不是耳朵痒,要清理耳朵了)
2.伴随发烧。当中耳炎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发烧,这是人体通过升温对抗病菌的一种形式哈~但这发烧和耳朵感到疼痛不一定是同步的:有可能在发烧之前就开始疼了或者暂时没有疼痛感,却已经发烧了。
3.多发在感冒或者鼻窦炎之后。感冒和鼻炎会产生太多的鼻涕,才会漫到耳管里,所以感冒中后期是中耳炎的高发期。一旦宝宝感冒超过5天,表现开始异常,就得注意检查耳朵了。
还有一些中耳炎可能会有的症状:像食欲减退、难以入睡或者易醒、腹泻或者呕吐、从耳朵飘出来难闻的气味、耳朵有脓液流出、突然的听力障碍、平衡感变差等。
对于文章开头所述的案例,医生的治疗方案靠谱吗?其实大部分中耳炎是可以自己痊愈的。因为只要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白细胞战胜了病菌,耳管的堵塞解除了,中耳区域的粘液回流到喉咙或着鼻子中,中耳炎就自己痊愈了。所以说开头那医生也不算离谱哈~~
国外对使用抗生素持严谨的态度(这点不像国内,动不动就开),所以他们对于以下这两种情况会直接给开退烧止痛药,接下来就继续观察。
半岁到一岁之间,只有一只耳朵稍微感到疼痛,发烧在39度以下的
2岁以上,两只耳朵都有微微疼痛,发烧在39度以下的
为啥对使用抗生素这么严谨,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
容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会杀死宝宝肠道里面的好细菌,导致拉肚子
引起中耳炎的除了可能是病菌也有可能是细菌,而抗生素对病菌是无效的
以下3种情况才会考虑开抗生素:
6月以内的小宝宝(免疫系统还很弱)
症状很严重的(发烧39度以上、心跳加快、出汗等)
2岁以下,两只耳朵都很疼痛的
如果宝宝因为中耳炎使用了抗生素,那么最好用满7天,即使宝宝已经感觉好了也要继续用,这样才能保证细菌全部被杀死。有少量的抗生素比较“笨”,它只会筛选出有抗药性的细菌,等下一次再用这种抗生素就不太管用了。
假如用了抗生素在3天内依旧没有好转,那医生会给你换其他抗生素。
某度上说的使用“外用滴剂”可以治疗中耳炎,到底靠谱吗?国内网页很多显示治疗中耳炎要用“外用滴剂”。基本上就是抗生素外加类固醇药物。
不能说没有用,只是要分情况来使用。
大部分中耳炎仅仅是积液导致了耳朵疼痛,鼓膜还没有破裂的情况下往耳朵里面用滴剂是没有用的,因为在鼓膜的阻挡下,药根本就进不去好吧~~
只有鼓膜破裂、脓液流出来的时候用这种方法才可以,不过得提前把耳朵里面的脓液清洗出来,再用药才可以。
所以,当孩子表示自己耳朵疼时候,自己别乱弄,医院看看才是正道。
怎么可以缓解耳朵疼痛?很简单,两步走,一是及时使用止痛退热药物(像布洛芬、泰若林,这都是必备的儿童退热药);二是多喝水,不仅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多做吞咽动作有助于中耳的积液排出,减轻鼓膜的压力。
孩子频繁得中耳炎怎么办?有一些孩子因为天生内耳构造原因,确实比较容易得中耳炎,所以如果实在受不了可以考虑在全麻的状态下做“耳朵插管”手术。它就是在鼓膜上切一个小缝,放进去一个小管,这样中耳和外界就通气了,一是脓液不会再给中耳加压了;二是通风能抑制细菌繁殖,不容易再严重发炎了。
如何预防中耳炎?其实偶尔得一两次也倒是正常,因为它的发病率实在太高了。如果要预防,可以从以下着手:
防感冒。少去人多的地方、勤通风、勤洗手、远离吸烟人群,注意接种疫苗。
坚持纯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抗体的存在,6月以内纯母乳的小宝宝基本不会得中耳炎;奶瓶喂养的比母乳喂养的患病率高70%
尽量不要让宝宝躺着吃奶。平躺吃奶,奶水容易在喉咙那个区域横向留到耳管里,引起中耳炎。
远离二手烟,这个就不用说了吧。
关于中耳炎,就说这么多了。真的挺多了,如果觉得育儿琦说有帮助到您,就赏个赞白癜风诱发因素儿童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jxzey/4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