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出性中耳炎
预防
大多渗出性中耳炎患者预后较好,能自愈。但易复发并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肉芽肿、鼓室硬化甚至中耳胆脂瘤。病程较长而延误治疗的小儿患者,有可能影响言语发育、学习以及与他人交流能力。故早期发现,积极合理的治疗十分重要。
随访
小儿术后护理及定期门诊随访需要家长的配合。在洗澡或洗头时术耳切勿进水,不宜游泳。
术后2周避免感冒。术后每隔三个月,门诊随访观察通气管的位置、有无痂皮阻塞、脱出或感染,如有痂皮应清理。
术后家长最关心的是取管的时间,目前对于取管时间尚无统一规定,我建议留置时间为1年~1年半,除耳朵不要进水外,通气管留置对患儿没有太大影响,在1年左右的时候多数会自行脱管,这样鼓膜穿孔愈合率高,并且避开了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好发阶段(2~5岁)。而咽鼓管狭窄、颅底手术后咽鼓管断裂及良恶性肿瘤则考虑永久性留置。
注意事项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将通气管取出:
1.肉芽组织形成导致通气管阻塞,双氧水洗耳、抗生素滴耳液滴耳仍不能消除。
2.通气管移行到中耳腔。
3.迁延为慢性中耳炎。
置管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注意,但即使出现会有解决的办法。
术后耳朵进水或感冒引起急性中耳炎,耳朵流水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处理方法是尽早使用滴耳液(如0.3%氧氟沙星滴耳液),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必要时口服抗生素,不仅可以缩短病程,缓解病情,还能避免发展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其次,置管脱出于外耳道也较常见,短期内脱管可见于置管时处于急性中耳炎发作期,故急性中耳炎发作期置管,术后必须口服敏感抗生素和(或)抗生素滴耳液。
自行脱管的时间有长有短,术后短期内(比如3、4月)脱管中耳炎易复发,但为什么会短期内脱落很难说清,可能与通气管周围痂皮多有关。
通气管脱落于鼓室罕见,如出现,家长不必慌张,通气管具有生物相容性,不会引起异物反应,也不会导致中耳炎,通常在鼓膜切口处将通气管吸出。最后,顽固性渗出性中耳炎因反复长期置管,鼓膜可出现钙化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zeyss/4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