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痒,掏个耳屎很正常,
但近日,浙江海宁市5岁的男孩赵赵
医院,还进行了全麻手术,
挖个耳屎花了元!
到底是什么样的耳屎,
需要这样“兴师动众”?
出生后从没掏过耳屎
积攒五年堵住了耳朵
几周前一个晚上,赵赵睡着睡着突然喊耳朵疼,两只手忍不住一个劲儿抓自己耳朵。第二天,爸爸妈医院就诊。
在此之前,他刚从一场感冒恢复,医生怀疑是感冒诱发了中耳炎。但随后的检查吓了医生一跳,赵赵的耳道里全是耳屎,一路从外耳、中耳、内耳堵到了耳膜,而且还坚硬无比。炎症再加上巨量的耳屎,耳朵不疼才怪。
△耳屎的CT片
妈妈告诉医生,儿子太调皮了,每次想给他掏耳朵,他都一溜烟跑开,家人都拿他没办法,所以出生五年以来,从来没有掏过耳屎。只要医生一把工具伸进耳朵、碰到耳屎,赵赵就疼得哇哇直叫,然后就撒泼打滚,说什么都不让继续掏。反复了几次后,医生实在束手无策。
于是,家人带着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发现孩子耳道本身就比较狭窄,很容易被耳屎堵牢。
“耳内窥镜下看到,赵赵的耳屎长得有点像泡芙,但事实上,取的时候发现这个耳屎硬得像水泥。”医生说,他给小赵拍了CT,这颗耳屎有长约1.4公分,宽约0.8公分那么大。
于是,医生不得不进行全麻手术,通过视频耳内镜将孩子的耳屎取了出来,“一般抗炎工作做好,赵赵不会留下后遗症”。由于单是全麻就要多元费用,再加上住院费用,为了取耳屎,赵赵花了元。
耳朵也分“干性”、“湿性”
医院掏一次耳朵
不仅是皮肤,耳内的环境也分为干性和湿性,大部分中国人是干性的,耳屎干燥,容易脱落;白人和黑人多为湿性,耳屎黏腻,不易掏出。
记者采访时,正好有一个“湿性耳朵”的年轻人来找医生掏耳屎。这个小伙子二十几岁,最近总觉得耳鸣,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耳屎过多,引发耳道发炎,刺激了耳膜。
仪器探进患者耳朵后,可以从显示屏上明显看到他的耳道比较狭窄,耳道里的耳屎不是常见的片状,而是像黄油一样油腻腻的,所以很难自我剥落。医生把药水挤进他耳道,黄油状的耳屎就慢慢流了出来,耳道就清洁干净了。
理论上来讲,一般人是不用掏耳朵的,因为耳屎可在人咀嚼、张口时自行排出。到底什么时候需要掏耳朵呢?
医生建议
耳道内部环境比较湿润,以及患有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外耳道霉菌、真菌感染的人,不要自己随便挖耳屎。他建议,医院进行专门的耳道清洁。
对于普通人来说,耳屎能组织小虫子等异物飞入耳朵,对耳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建议非常频繁地掏耳朵,可以半年、一年清洁一次。注意挑选工具时,不要使用太坚硬的挖耳勺,棉签的话不能太粗,掏耳朵的时候也不要掏得太深。
原来掏耳朵还有这么多学问,
不知道的赶紧也转给亲朋好友吧!
◇编辑:圆圆
◇来源:钱江晚报
更多新闻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zeyss/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