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交替,有很多儿童、老人甚至中青年人会因为受凉、淋雨、过度劳累而感冒、发热。以为熬过了打喷嚏、喉咙痛、咳嗽、流鼻涕、高热、乏力就结束了?
经历过一次耳痛,你就会明白什么叫痛到怀疑人生。每到季节交替之时就会有不医院看耳朵,甚至有不少半夜痛醒。
那么为什么感冒后会有耳痛呢
要怎么在感冒后避免踩雷区呢
我们日常俗称的“感冒”,也就是医学中的普通感冒,是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也就是流涕)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和病毒感染相关,起病较急,初期有咽部干、痒或烧灼感,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70%-80%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都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而余下20%-30%则是细菌感染。
其实感冒后的耳痛的主要病因也是感染。通常感冒后突发的耳痛是因为耳朵发炎了,急性中耳炎临床定义就是指中耳粘膜的急性普通炎性疾病,绝大多数与细菌感染相关。
那也许有的人会问
为什么鼻子和喉咙的感染会到耳朵里呢
为什么儿童易发呢
首先要给大家看一下耳鼻喉的相关解剖
鼻腔和耳朵是通过咽鼓管相互连接的,正常状态下咽鼓管的软骨部是闭合的,而且咽鼓管的生理功能可以防止咽部液体进入耳朵(鼓室),张口、吞咽、呵欠、唱歌时咽鼓管口会开放,来调节耳内、外的压力。简单点来说就是耳、鼻、口是相通的,可以参考简要示意图。
感冒后,细菌和毒素可以通过开放的咽鼓管口进入耳朵(鼓室),从而引发中耳炎。而儿童的咽鼓管接近水平,而且短又宽,咽部感染更容易进入鼓室。
急性中耳炎还有可能是因为中耳内分泌液体无法正常通过咽鼓管排出,积聚在耳内引起。感冒时鼻咽部腺样体肥大会阻塞咽鼓管口,同时也会隐藏致病菌在管口,导致中耳炎易发。
感冒、特别是儿童感冒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预防中耳炎:
有发热、咽痛、咳嗽、流涕等表现,需及时重视,注意加强保暖,注意休息。
避免接触密集人群、注意佩戴口罩,注意室内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咽痛较剧烈、高热、有黄痰、医院就诊。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
鼻涕较多的患者,不可用力擤鼻涕,特别是儿童。避免鼻涕携带病菌进入鼓室,造成中耳炎。
反复鼻塞、睡眠张口呼吸的患儿需注意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避免感冒后突发中耳炎。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旦出现急性耳痛,需要及时就诊,控制炎症,避免进展为慢性中耳炎,甚至影响听力。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浆液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为耳鼻喉常见疾病之一。儿童多见。
分泌性中耳炎一定要手术吗
不一定,但如果分泌性中耳炎时间长了,一定要手术治疗,否则会影响听力的。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1、听力减退: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前大多有感冒病史,以后听力逐渐减退,伴自听增强。当头位变动,如前倾或偏向患侧时,因积液离开蜗窗,听力可暂时改善。慢性者起病隐匿,患者常说不清发病时间。小儿患者大多表现为对别人的呼唤声不予理睬,看电视时要调大声量,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如小儿患者的另一耳正常,也可长期不被家长察觉。
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起病时可有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
3、耳内闭塞感:耳内闭塞感和闷胀感是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按压耳屏后该症状可暂时减轻。
4、耳鸣:部分患者有耳鸣,多为间歇性,如“噼啪”声。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撸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zeyyslf/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