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SS
儿童腹泻
关
注
预
防
健
康
常
伴
上海即将入秋,秋季腹泻高发,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幼儿腹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秋季易腹泻?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约一周会自然止泻。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
流行季节: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高峰期。
主要特征
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烧,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症状表现: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
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病毒感染性腹泻?
秋季腹泻多以病毒感染为主,其中40%-70%是由轮状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感染引起的。除此之外,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均能引起秋季腹泻。
各位宝爸宝妈们要特别当心轮状病毒,因为它侵害的对像往往是5岁以下的儿童,使他们患上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宝宝爸妈:
不就是拉肚子嘛,有这么严重?
严不严重用数字说话。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球流行广泛、发病人数众多,危害严重,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发展中国家每年有超过1.25亿5岁以下儿童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引起腹泻,其中约万例为中度或重度腹泻,造成约87.3万人死亡,即平均每小时52个儿童死亡,消耗医疗费用约亿美元。在我国,每年发生约1万例,造成3.3万婴幼儿死亡,消耗医疗费用约8亿元。
上海市疾控中心从年开始在部分医疗机构开展儿童腹泻病综合监测,医院儿科就诊的病例中,轮状病毒阳性率一般在10月份开始上升,12月至次年1、2月达到高峰,其峰值可达20-30%,3月末逐渐下降,也就是说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最容易感染轮状病毒。
什么是轮状病毒?
在电镜下看到轮状病毒内层壳粒呈放射状排列,与薄而光滑的外层衣壳形成轮状,所以科学家非常不走心地给它取名“轮状病毒”。
目前已知可导致人类腹泻的轮状病毒有A、B、C三种型别,其中A组轮状病毒可引起婴幼儿和新生儿的重症腹泻,B组、C组轮状病毒分别主要引起成人腹泻和散发腹泻。
轮状病毒有较强的抵抗力,能耐受乙醚、氯仿、超声等理化因子,耐酸、碱,在37℃和室温(25℃)环境下能存活较长时间。
儿童感染轮状病毒后,经过约1-3天潜伏期,可出现腹泻,腹泻次数一般每日10-20次,大便性状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或黄绿色稀便,伴有呕吐、腹胀,约50%的病例在出现胃肠道症状之前可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患儿常因腹泻导致中度脱水或伴电解质紊乱加剧、营养不良,该病病程一般为1周。除少数患者,尤其是免疫功能缺陷的儿童出现肠套叠、中耳炎等并发症外,一般预后良好。
1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防
控
指
南
目前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主要采取对症及支持疗法,家长切勿自行给孩子服用抗生素。
轮状病毒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途径传播。针对幼儿园年龄的小朋友,应做到:牢记“喝开水,食熟食,勤洗手”,即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不洁、无证食品;养成饭前便后、食用食品前洗手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幼托机构、学校、家庭: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个人卫生;一旦发现有儿童出现发热、腹泻等类似轮状病毒性腹泻症状要及时就医。
为易感儿童接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是WHO推荐的重要预防措施,我国已成功研制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可供2月龄到3岁的婴幼儿自愿、自费接种,有意愿的家长可向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相关疫苗信息。
编辑:许丽莉
审核:陈蕾、颜晓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zeyss/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