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onJuly18,byromanohero
小柴胡汤
柴胡6-12g黄芩6-12g制半夏6-12g人参6-12g炙甘草3-10g生姜3片红枣6-12枚
水煎三袋,分三次温服。糖尿病人不需要减甘草及红枣。
为免疫调节剂,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干扰素样作用、并且有适应性调节作用,即可抑制过亢的免疫反应,同时能增强过低的免疫力。并有解郁、解毒、调节胃肠消化吸收、利胆保肝等多种作用,通过多重靶位直接或间接起效,并为一种过敏体质的改善药。
⑴柴胡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往来寒热”指患者的自我感觉:一种寒热交替的感受;四肢冷,胸中热;上面热,下面冷;半边冷,半边热;此外还包括患者对温度、气压、湿度、外界环境刺激、家居变化、声音、气味……敏感或过敏,此其延伸。
“往来”表现为:①有节律性,如疟疾、经前乳胀、花粉症。②时发时止,没有规律,如神经症、癫痫。
“胸胁苦满”包括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①直觉:指患者胸膈间有胀闷感,“默默不欲饮食”,此类患者主诉的表述随自身文化程度而表现多样,一定要用心领会。“苦”指患者情绪低落、忧郁、就诊时常有表露。②他觉:沿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医生指端有抵抗感,患者也诉说有胀痛不适感;或提捏胁肋部皮肤,病人感到明显疼痛;此类儿童一般特别敏感,怕痒,甚至无法进行腹部检查。
⑵柴胡体质 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白色、肌肉坚紧;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过敏体质,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情绪波动大、食欲易受情绪影响;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胸闷、乳房胀痛。
⑶脉有力
⑷舌苔正常或白苔或微黄腻
临床上只要出现一二症状符合柴胡证,就可使用。
本方为体质性药,故应用范围广泛,堪称通治百病。下面列举常用情形
①病毒性感冒 发高热、伴或不伴恶寒、精神差、食欲减退、苔白或薄黄、脉数,或有口苦者。一般柴胡20g,大量可至40g、黄芩20-25g、再加连翘30g。疗效的关键在于柴胡、黄芩的量上。另外重要药物不可移易者为柴胡、黄芩、甘草、连翘。甘草和柴胡配伍后,疗效倍增,连翘抗病毒作用很好,柴胡在病毒引起的疾病中很常用。
由于滥用抗生素,南京市一小部分发热病人用抗生素无效,往往随用随升,小儿尤其多。此方黄煌教授常医院治疗的各种发热疗效不显或无效者。常常一两剂热退,频频取效。小儿剂量减半。
②感染性发热 如胆囊炎、产后发热、肾盂肾炎、支气管肺炎。
③结核性发热 联合抗结核治疗,能保肝、解毒、改善体质。
④慢性肝炎 如慢性乙肝。小柴胡汤的应用不一定能使病毒转阴,但可以缓解症状,如无力、消瘦、食欲减退、失眠……临床使用的关键在于用小剂量,黄煌教授的经验是用小柴胡汤加猪苓、茯苓常服。避免劳累。大剂量常服会对人体有害,如药物性肾炎、肺纤维化。
柴胡6g黄芩6g制半夏6g党参10g炙甘草3g茯苓10g猪苓10g生姜3片红枣10枚,水煎分三服。小柴胡汤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抑制免疫损伤,并能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通过机体自身将病毒消灭。通过临床观察有极少数病人服用两至四年后乙肝病毒转阴。
⑤风湿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用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20g生甘草6g黄芩12g党参12g生地黄20g连翘20g生姜3片红枣10枚,水煎分两到三服。
关节肿痛明显,出现晨僵者,连翘、黄芩的量加大,再加黄柏10g
大便干燥者。生地黄加大至30g,并加白芍20g
黄煌教授称小柴胡汤为“天然强的松”,本方服用长久后会出现贫血。需要阶段调整用药。
⑥黏膜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如过敏性皮炎、荨麻疹、异位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近年来过敏性疾病不断增多,可能原因有环境污染、化学物材料接触、饲养宠物等,此类疾病多发生于白白净净、没有寄生虫的小孩身上,近年来不断增多,特别是在日本、韩国这些过敏性疾病不断增多,而相反在东南亚地区那些落后的村落,那里的孩子皮肤黝黑、有蛔虫等各种寄生虫,却没有这些过敏性疾病。正如俗话所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黄煌教授介绍使用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治疗。
柴胡6-12g黄芩6-12g制半夏6-12g党参10-12g炙甘草3g荆芥10g防风10g生姜3片红枣10枚,水煎分三服。
荆芥、防风是中医用来抗过敏的重要药物,可治疗皮肤痒、红疹,鼻黏膜痒、喷嚏等,中医称为祛风。
若患者抓痒不停、皮肤增厚、皮下出现色素沉着、甚至发黑者,可再加桃仁10g红花6g,中医称为活血化瘀。
⑦感冒以后咳嗽不止、支气管炎、变异性哮喘 可用小柴胡汤加五味子6g,生姜换干姜6g
《伤寒论》中五味子、干姜同用治疗咳嗽。清代陈修园治疗咳嗽极推小柴胡汤。咽痒者再加桔梗6g
⑧爱滋病 病人消瘦、低热弛张、淋巴结肿大。日本人做实验发现爱滋病人使用小柴胡汤3个月,T细胞增多。黄煌教授称此为“中药鸡尾酒疗法”。
⑨中耳炎、突发性耳聋、虹膜睫状体炎、甲状腺肿大
《日本汉方医学精华》
柴胡7g半夏5g生姜4g黄芩3g大枣3g人参3g甘草2g
〖目标〗
使用时以胸胁苦满为主要目标。此外,脉沉弦、食欲不振、口苦、舌苔白、呕吐、往来寒热、心下悸、颈项强硬、耳聋等亦作为本方的应用目标。
《汉方处方应用要点》提出:①无论有热无热,皆以食欲不振、呕逆为目标;②无发热的慢性病以胸胁苦满为目标。
〖应用范围〗
⑴本方为强壮剂和调养剂,既能增强消耗性疾病患者的体质,又能瘦弱型和结核样体质。其用方指征是:脉有力、腹部紧张、胸胁苦满。另外,上腹角狭窄乃为应用本方的重要体征。
⑵热性病 如感冒、流感、斑疹伤寒、麻疹、疟疾等,发热经过数日之后有往来寒热、口苦、食欲不振、咳嗽、胸胁苦满、舌苔白者,最宜本方。对用抗菌素治疗而热不退、诊断不明者,此方常奏奇效。
⑶胸部疾病 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脓胸、肺结核、胸膜炎、支气管扩张、带状疱疹等,无论有热无热、皆以咳嗽、痰、胸痛、纳差、胸胁苦满为对象。
⑷肝胆胃部疾病 如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黄疸、胃炎、胃酸过多症、胃酸缺乏症、胃溃疡、胃痛、呕吐、便秘等。矢数氏用本方合分消汤治疗一例肝硬化腹水,服药一年零四个月,病获痊愈。
⑸头颈部疾病 如颈部淋巴腺炎、结核性淋巴腺炎、扁桃体炎、中耳炎、乳突炎、耳下腺炎、肩凝症等。
⑹秘尿道疾病 如肾炎、肾结石、肾盂肾炎、睾丸炎、附睾炎等。
⑺神经性疾病 如神经质、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肋间神经痛、神经性不食、声哑、口吃、不眠症、精神分裂症等。
⑻妇产科病 如乳腺炎、产褥热、血道症(女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子宫附件炎、恶阻(妊娠呕吐)等。
⑼皮肤病 如阴部瘙痒症、腹股沟癣、秃头病、疱疹、冻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汉方诊疗实际》
小柴胡汤一般用于热性疾患,其适应证如下:首先热状态为弛张热、间歇热、日晡(午后3-5时)潮热,多在发热以前兼有恶寒;其次在胸胁部有充塞感,出现所谓胸胁苦满状态。他感的症状即心下部顺沿左右肋骨弓抵抗增加。此外还有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食欲不振、心烦、恶心和呕吐等。此方亦以某种体质为目标用之,有所谓小柴胡汤适应之体质,概为肌骨体质容易患结核、脉有力、腹部相当紧张、胸胁苦满、上腹角一般多狭窄。但脉弱、腹部菲薄、丝毫无力者,不适宜用此方。小柴胡对于适应体质几乎为万病之良药。由于用本方能将痊愈功能发挥至高度,故本方应用范围极广,例如感冒、咽喉炎、耳下腺炎、各种急性热性病、肺炎、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结核、淋巴腺结核、胃肠炎和腹膜炎等。
颈部淋巴结结核(瘰疬)良性者用之有著效,微热可退、腺肿亦消。
不论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炎,此方为共通之方剂。此外,如无并发症、病势亦不重者,用此方概可治愈。
胸膜炎有小柴胡汤之证、胸痛咳嗽甚者,用此方有著效。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叶橘泉》
柴胡13g法半夏9g黄芩5g人参5g生姜6g大枣4枚(切开)甘草3g
以上七味共水煎,去渣,一日分三次温服。
〖辨证要点〗 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而呕,一般有胁下抵触压痛、轻度的紧张苦闷感、有热、微热或无热、食欲不振、口苦、舌有白苔或颈侧有淋巴结核或咳者。
〖临床应用〗
①急、慢性肝炎、肝功能异常或胆囊炎、胆结石、黄疸、胰腺炎、胸肋膜炎等。
②肺结核、肺门淋巴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脓胸、咳嗽胸痛、低热弛张、食欲不振等。
③肝炎恢复期,肝区隐痛、神经衰弱、烦闷、不眠、食欲不振等。
④急、慢性胃炎、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心下胀满、呕吐、口渴、脉弦数或紧、舌有苔等。
⑤淋巴结炎、扁桃体炎、中耳炎、腮腺炎、乳腺炎,发热疼痛、食欲不振和胸胁苦闷。
⑥妇女子宫及附件炎症、产褥热、月经不调,寒热往来、胸胁苦闷、不思食、欲呕吐等。
⑦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脉实有力、胸肋间或心下部郁塞紧张感、或便秘、不眠、肩背拘急,或心下紧张、按之痛,属实者,宜大柴胡汤或柴胡加芒硝汤。
⑧伤寒、疟疾、丹毒、猩红热等急性热病,寒热往来、胸胁苦闷、或呕而不食,或便秘、脉有力者,宜大柴胡汤。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zeyyslf/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