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与避免
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主要表现在:
影响睡眠和休息。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当睡眠受干扰而不能入睡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神经兴奋等现象。长期下去,就会引起失眠、耳鸣、多梦、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等。
损害人的听力。噪声可以造成人体暂时性和持久性听力损伤。一般来说,85分贝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超过分贝时,将有近一半的人耳聋。
引起人体其他疾病。一些实验表明噪声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都有一定影响、长期的噪声污染可引起头痛、惊慌、神经过敏等,甚至引起神经官能症。噪声也能导致心跳加速、血管痉挛、高血压、冠心病等。极强的噪声(如分贝)还会导致人死亡。
干扰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当噪声低于60分贝时,对人的交谈和思维几乎不产生影响。当噪声高于90分贝时,交谈和思维几乎不能进行,它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那么如何避免噪声对我们危害呢?我们可以从“减少噪音的产生,控制声音的传播,个人噪音的防护”三方面去做。控制噪音的产生需要政府部门及所有人的努力,在工业化日益发达,城市建设紧锣密鼓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隔音装置,如隔音玻璃,或是个人防护,如隔音耳塞等简单方法为自己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外耳卫生要点:
耳廓:爱美女生打耳洞要注意消毒,耳洞尽量打在耳垂上。
耳道:戒除挖耳习惯,尤其是用不洁之物挖耳。医院让耳科医生帮助完成,减少外耳道皮肤的损伤,特别是一些“油耳朵”的人。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在不洁的泳池内游泳,避免淋浴和游泳时耳道进水,尤其是耳手术后或鼓膜穿孔时。
游泳或沐浴时耳朵进水,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吸引法,做法是:将头偏向有水的一侧,用手掌压紧有水的耳朵,屏住呼吸,然后迅速提起手掌,反复几次,将水吸出来。第二种方法是跳空法,做法是:站在岸上,将头偏向有水的一侧,以该侧的腿支持身体,原地连续跳几次,使水从耳内流出。若耳道进异物了,最好在耳科医生的帮助下取出。
警惕耳机损害听力
随着手机、随身听、MP3等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使用到耳机。轻便小巧的耳塞式耳机比传统的耳罩式耳机更损害听力。一些年轻人戴耳机听音乐一听就是数小时,且声音放得很大,无论在行走或做功课时都不愿取下,甚至在睡眠前也戴着。这是以损害听力为代价的,并可能出现以下症状:耳鸣、轻度听力下降、重听以及耳朵稍感疼痛等,也曾有过爆聋的病例;一些学生还会出现头晕脑胀,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维和反应的灵敏性以及记忆力减退,还会变得烦躁不安、缺乏耐心。
据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十几岁青少年和青年都不认为高音量造成的听力损害是个大问题。当被告知大音量会造成终身的听力损害后,大多数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他们在未来会采取预防性措施。
专家建议:遵守“60%/30分钟”规则,即用户应当将数码随身听的音量设置为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每天使用耳塞式耳机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音量设置为最大音量60%、使用耳套式耳机的用户可以将每天收听音乐的时间延长到1小时,音量远低于60%的用户可以将收听时间延长到多个小时。对于希望延长音乐收听时间的用户来说,能够消除噪音的耳机是另一个选择。
长时间接打手机损害听力
随着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使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通话的时间越来越长。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尤其是刚接通的一瞬间,对耳朵的辐射最大。电磁辐射的时间越长、音量越大,对耳朵的危害也越大,电磁波的辐射会造成短时间的耳鸣、耳闷、记忆力下降。而且,这种辐射不但对耳朵影响大,还可能造成神经衰弱、身体疲劳、头痛、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
在用手机打电话时,声音尽可能小,因为说话声音大小和辐射强度的影响成正比;通话时间尽可能短,因为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是积累性的,所以每次通话时间尽量不要超过5分钟;用手机最好是两个耳朵交替听,否则一边耳朵听得时间长了会偏头痛。经常使用手机的人不妨用耳机接听,这样耳机输出的是音频信号,与射频信号是分开的,辐射是不会沿着耳机钻到耳朵里的。如果直接接听电话,不妨按下接听键后稍候2-3秒再放在耳边,避免接听瞬间最大的辐射伤害耳朵。
婴幼儿听力杀手-玩具噪声
形形色色的玩具给童年的生活增加了欢声笑语,不仅开发智力而且愉悦身心。但是,不知是否引起了家长足够的重视,许多玩具会借发出很大的声响来吸引儿童,而这种长期的噪音可能正在默默吞噬儿童健康的听力并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经过挤压能吱吱叫的空气压缩玩具,一直是父母们逗引婴儿的玩具,但这类玩具在10厘米内吱吱的声响可达70-分贝,相当于一台手扶拖拉机在耳边响动,这对丝毫没有防备的婴儿,难免会受到惊吓,损伤听力。
幼儿的玩具机动车、连射的机关炮等,在10厘米内,噪音也会达到80分贝以上。还有一种大型“音乐枪”,噪音可达分贝以上,严重的甚至和喷气式飞机的噪音相当。
40分贝以下的声音对儿童无不良影响,80分贝的声音会使儿童感到吵闹难受,如果噪音经常达到80分贝,儿童会产生头痛、头昏、耳鸣、情绪紧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婴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儿童保护学家、环境学专家纷纷呼吁,儿童玩具生产厂家一定要注意玩具噪音对婴幼儿听力的危害。年轻的父母们以及爷爷奶奶们在挑选玩具时,也一定要仔细周到,千万不要忘记噪音对婴幼儿听力的消极影响。
慎用耳毒性药物
年的春晚,舞蹈“千手观音”的21位表演者的曼妙舞姿让人叹为观止,很难想象,这21名演员都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而且,其中的18位因药物致聋。
耳毒性药物的不当使用是造成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耳聋患者中占据重要的比例。提到耳毒性药物人们首先会想到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这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价格低廉而倍受亲睐,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其实,除此之外,常用的耳毒性药物还包括: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妥布霉素,利尿剂如呋噻米,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及抗肿瘤药物等等。
影响药物耳毒性大小的因素很多,内耳的药物浓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主要与给药途径,药物剂量,药物与内耳的亲和性及排泄速度密切相关。而个体对耳毒性药物敏感性的差异,年龄,肝肾疾病等也是其中的因素。
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医务人员须严格掌握适应症,权衡利弊,谨慎用药,同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和疗程。有药物中毒性耳聋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必须用此类药物时最好能进行听力测试及血药浓度监测。
预防气压损伤
“耳气压伤”这个名词或许不为大家所熟知,但是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以下的体验:飞机起飞或下降时,潜水时,乘坐高速列车经过狭小的山洞时感觉到双耳闷胀不适,这就是鼓室内外的气压不平衡的关系。鼓室内的气压通过咽鼓管与外界气压相通,但是咽鼓管不是一直处于开放状态的,只有在吞咽、鼓气时才能打开。并且,上气道炎症可能会波及咽鼓管引起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长期鼓室内外气压不平衡会诱发中耳炎,巨大能量的急性的气压损伤甚至会引起爆震性聋。
以下是一些避免气压损伤的建议:
1.在飞机起飞或下降时,或疾驰的列车驶过狭小的山洞时,可以预防性地压住耳屏;
2.在以上情况下若已出现耳闷不适,可以做吞咽动作或捏住鼻翼轻轻做用鼻子往外喷气的动作;
3.避免接触强声,在靠近烟花爆竹燃放点时尽量捂住耳朵。
新生儿听力筛查
听觉是人类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感觉器官之一,是与外界进行正常沟通与交流的基础,同时也是儿童心理健康发育的条件。据统计:每出生个宝宝中,就会有1个听力损失的宝宝,有的宝宝3岁前后,又会出现多次听力下降。
先天性听力损失已成为严重危害宝宝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医学证明,6个月~3岁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间范围内不能对聋儿进行有效干预,会造成语言发育障碍,落下又聋又哑的终身遗憾。
然而,由于宝宝不能正确感知和表达其听力损失,我们需要用客观的评价手段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目前国际通用的无伤害稳定筛查技术:听性脑干反应(ABR或AABR)和耳声发射技术(OAE)。宝宝只要安睡几分钟,就能很快地完成测试。初筛一般为住院期间完成,若没有通过筛查,家长也不需要过于着急,不一定宝宝听力就有问题,导致您的宝宝初筛没有通过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也许您的宝宝由于分娩,使外耳道内存留较多羊水、血性物等以至外耳道受阻,中耳积液;测试时不安静,环境噪声干扰等等。所以需要在生后1个月后进一步复测。即便通过初筛,也不能放松对宝宝的观察,因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宝宝听力下降。
如果确证宝宝有听力问题,应尽早让耳科医生干预,尽早选佩戴助听器或安装电子耳蜗,保证宝宝的言语发育。
不当胎教导致婴儿听力受损
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使父母对唯一的孩子所投入的感情和倾注的希望越来越多,胎教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医学界认为:科学的胎教可以传达父母对胎儿的疼爱,刺激胎儿的发育,但是不当的胎教甚至可导致听力受损。准父母在迫切渴望孕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的同时,千万别忘记科学的胎教方法。
胎儿的听觉器官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巨大的声音刺激对其有很大的危害。舒缓,柔和的音乐适合用作胎教音乐。若对着胎儿播放一些高音量的音乐是有害的,特别禁止孕妇直接将扬声器放在腹壁上,准父亲也最好不要贴着孕妇的肚子大声地喊叫。噪音的刺激会使胎儿不安,久而久之甚至会影响胎儿的听觉及大脑的发育。
专家建议:准妈妈听胎教音乐时,要选择经过优生学会等部门鉴定的正规音乐,在室内大范围内听,不要离胎儿过近。
预防听力衰老
听力的衰老与人本身的衰老一样,是不可抗拒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来保护正常的听力,延缓听力的衰老。
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的饮食作息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起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功效,也同样有利于听力的健康。预防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肝硬化等全身疾病。如果患有这些疾病应该及时治疗。
注意耳部本身的健康
注意耳部卫生,预防感冒,预防中耳炎的发生。患有中耳炎应及时就诊,按医嘱治疗和随访。避免耳部和头部的外伤。
注意噪音的防护
若工作环境或者生活环境较嘈杂,应用耳塞、耳罩等予以防护。长期的噪音损伤会加速听觉器官的老化。减少听耳机,打手机的时间。另外,耳部的一些轻柔的保健操如压耳屏、搓耳郭、扣乳突等也可以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延缓听力的衰老,不妨一试。
吸烟导致听力下降
吸烟对上呼吸道的危害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吸烟对听力的危害并不一定被大家所了解。烟草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直接刺激耳部皮肤粘膜,也可以先进入血液间接发生损害。吸烟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损伤听力:
血管因素:烟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粘度增加,使供应内耳的微血管发生粥样硬化,严重影响听力,甚至造成耳聋。
粘膜因素:烟中的物质可刺激中耳粘膜,增加其分泌物和分泌物的粘稠性,影响咽鼓管和鼓室粘膜的纤毛蠕动功能,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降低局部抵抗力。
其实,吸烟者不仅危害自己的身体,还危害到自己家人、朋友及周围人群的健康。被动吸烟亦会造成听力的损害,特别是对孩子的听力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耳聋耳鸣患者的饮食
听力常常因年老或受到噪声、疾病、药物影响而导致减退。近代医学研究发现,常吃下列一些食物,有助于恢复和保持良好的听力。
富含P-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鸡蛋、莴苣、西葫芦、鲜桔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能给内耳的感觉细胞和中耳上皮细胞提供营养,增强耳细胞活力。
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如鱼、瘦肉、牛羊肉、奶制品、啤酒、酵母、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糙米、全麦面等。锌能促进脂肪代谢,保护耳动脉血管。
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红枣、核桃、芝麻、香蕉、菠萝、芥菜、黄花菜、菠菜、海带、紫菜和杂粮等。耳动脉中如果镁元素缺乏会影响耳动脉功能,导致听力损害。
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骨头汤、脱脂奶、钙片等。维生素D和钙,既可保持鼓室内的小骨骼,增强耳骨,避免骨质疏松一样的耳硬化症,又可净化耳动脉,提高耳功能。
活血食品,活血化瘀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粘稠度,有利于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循环。可常食用黑木耳、韭菜、红葡萄酒、黄酒等。
少吃高胆固醇的食品如动物内脏等。
耳廓审美观念有关耳郭的美学认识,随时间和地区在不断变化。在早期文化的艺术品中,耳郭形态常被歪曲或者风俗化。如佛的画像总是大耳,东方民族认为大耳是幸福和富贵的象征,而西方民族却忌讳大耳。耳轮结节为多数中国人具有,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它的存在。西方人曾经将较突的耳轮结节视为天生罪犯的标志。人类学家应用耳廓形态作为鉴别人种的一个方法。心理学家把耳郭看作为个性和精神疾患的象征。犯罪学家把它象指纹一样用以鉴别罪犯。在中国,中医则把耳廓作为视诊和针刺治疗的部位。
在佛教文化中,佛的耳郭大且耳垂长
耳饰与耳廓美学
爱美人士往往喜欢佩戴各形各色的耳饰来为自己增色。耳饰的合理选配除可以平衡脸型,提亮肤色外,还可以修饰耳郭,凸现优点,掩饰不足。耳垂较小的可以选择小巧款式简单的耳钉、纤细精致的耳钩,最主要的就是不管哪种款式,耳钩部分都要纤细小巧,忌夸张、大型,繁复设计的耳环,来凸显耳郭的纤巧。耳垂和耳郭整体较大的则可以放心地选择一些较为夸张和复杂设计的耳环。
耳科专家建议,在爱美的同时,必须注意:
在除耳垂以外的耳郭其它部位打耳洞是十分危险的,容易继发耳郭软骨膜炎,软骨坏死,遗留耳部永久性畸形。
在打耳洞时注意器械的消毒清洁。
过敏体质的人最好佩戴纯银材料的耳饰,减轻局部的皮肤反应。
敦煌莫高窟内的壁画精美绝伦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zeyyslf/2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