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游泳的人越来越多,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苦恼——游泳、洗澡时水流到耳朵里感觉耳朵闷闷得很不舒服,此时不必慌张,先试试这些小办法吧~
耳朵进水了,会自己出来吗?
一般情况下,游泳、洗澡时耳朵进水量较少,部分水分会被耳道壁吸收,剩下的一部分水分会随着体温蒸发,因此不必过分担心。
但是,耳朵进水后还是建议及时处理,积水在耳朵停留太久可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比如中耳炎、外耳道炎等。
耳朵进水后,会有哪些症状?
1.听力下降:耳道可能会被水堵住,导致听不清对方说话,听力暂时性地受到影响;
2.耳鸣:如果没有及时排出或者排不出耳内水分的时候,耳朵就可能会产生”嗡嗡嗡”的声音,出现耳鸣的情况;
3.继发炎症:当不干净的水进入耳朵后,在潮湿的环境下,耳朵容易滋生细菌继发感染,导致外耳道炎或者中耳炎,严重者还会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甚至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
4.耳痛、耳痒;
5.流脓,有臭味。
耳朵进水了,该如何处理?
1.偏头控水:
把头往一侧偏,让水从耳朵里缓缓的流出,如果流不出来可以原地蹦几下,然后再接着控水;同时,也可以用手掌轻轻的敲头的另一侧,这样可以帮助水加速流出来;
2.用纸巾吸水:
纸巾卷成一个长条状的细桶,塞到耳朵里,用纸去吸耳朵里的水;也可以选择棉签去吸水,效果也是一样的。
注意:动作一定要轻柔,且不宜伸得太深!同时,棉签、纸巾一定要干净卫生,不然很可能引发细菌感染;
3.做咀嚼动作:
在做咀嚼的动作的时候会不断的张口,使耳道内产生一定的气流压迫,将耳内的水排出。
如果通过以上几种方法不适的症状依然存在,且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检查哦!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zeydys/10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