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的小晨乖巧可爱,是父母的心头肉,从小被精心呵护长大。身体一向健康的他却从半月前突然开始嚷嚷耳朵疼,医院就诊后未发现异常,回家观察。2天后,其母发现小晨左耳流出咖啡色样液体,看着耳朵里的“脏水”,小晨父母着急不已,辗转几次就诊后,决定带着孩子来到成都就医,几经打听后,带着孩子来到成医院就诊。
到院后,成医院袁孝林主任为孩子查体后,询问家长还是平时是否有张口呼吸,打呼噜的情况,家长点头示意,但是不解的问道:“这和耳痛流水有什么关系呢?”袁孝林主任表示:“这可能和儿童常见的另一种疾病有关,但需检查后才能确诊。”
检查报告证实了袁主任心中的想法,专科检查报告影像所见:右侧外耳道充血,鼓膜充血、浑浊、膨隆、标志欠清晰、左侧外耳道充血,病检大量分泌物附着,鼓膜未窥及。双侧鼻腔粘膜充血,下鼻甲及中鼻甲肿胀,鼻中隔略偏曲,鼻腔见粘性分泌物,鼻咽部淋巴组织增生、肥大。咽部粘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Ⅱ度肥大,并见脓点。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结合检查报告,确诊:“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面对医生口中的医学名词小晨父母表示:“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扁桃体炎都比较好理解,但是腺样体是什么部位,腺样体肥大又是一种什么疾病呢?”
袁孝林主任解释:腺样体肥大这种疾病常见于儿童,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出生后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长大。腺样体肥大会引起鼻塞、呼吸困难、睡觉打鼾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发育迟缓、面容改变等。
当袁主任说道发育迟缓和面容改变时,小晨的妈妈面色一沉,怎么会对孩子影响这么大呢?袁主任表示不仅如此,孩子现在存在的耳疼、耳朵流脓等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均与腺样体肥大有关。
由于耳鼻喉是相通的,耳朵的内口靠近腺样体,腺样体肥大,咽鼓管内口被压迫,导致中耳内外气压变化,形成鼓膜腔负压,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会导致患儿出现耳痛、流脓,甚至出现听力下降的症状。目前针对孩子的情况,医生建议接受手术治疗。
孩子才2岁,就要被送上手术台,小晨父母心疼不已,再想到该病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终于还是决定接受手术治疗。12月5日,袁孝林主任为小晨实施了“腺样体刮除术+扁桃体切除术+双侧外耳道冲洗”。
术后,小晨恢复的很快,几天后,他就已经回到曾经那个活泼的状态,父母看着孩子一天天好起来心中非常欣慰,不由的感叹道:“医院时还前怕狼后怕虎的担心手术对孩子身体有影响,看着他现在恢复的这么好,这手术真没做错。”
点击阅读原文一分钟立马预约挂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ifundesign.com/zeyss/8933.html